產品.營銷.策劃
-
"低頭走路"戰術思維,如何上升到"抬頭看路"的戰略思維?
戰術在于"do the things right",也就是把事做對。而戰略在于"do the right thing",也就是做正確的事。戰略在于找方向,戰術在于落地,在大多數戰術思考之上,都有戰略思考的空間。
-
戰略思維:什么是戰略——競爭戰略與藍海戰略
MBA的戰略管理學教材里列出了數十種戰略的定義,眾說紛紜,各不相同。在學術上,戰略并沒有完全統一的定義。下面我選了四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對戰略的描述,來詮釋這個概念。
-
戰略思維:戰略框架——頂層的愿景與整體戰略
當我們思考自己的產品戰略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意識,就是任何產品、業務、職能的戰略思考,都是在企業的戰略框架下進行的。不符合企業戰略定位與方向的產品戰略,既得不到企業的資源支持,也難以成功,就算業務數據好看,也很難得到認同。
-
戰略思維:飛輪效應——決勝策略層的關鍵要素之一
飛輪效應這個概念來自于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它說的是,首先我們要找到業務的各個關鍵要素,然后構建要素之間的動力傳遞體系,形成閉環。當一個環節被驅動后,它輸出的動力持續在各環節間傳遞,而動力又最終反饋回起點,進而推動整個飛輪體系(業務體系)閉環運轉,使業務持續自我增長,自我加速。
-
戰略思維:產品增長曲線——您的產品屬于哪種形態?
戰略就是定目標、選方向、建機制、配資源。在戰略思考上,一個特別重要的點就是各階段增長機制和資源配置的思考。也就是,從產品冷啟動開始,在不同的階段,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來推動產品的持續增長。
-
消費社會未來趨勢:情價比和低欲望二元化的平行世界
上面是兩種消費觀念,前者我稱為低欲望消費,后者稱為情價比消費,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如今這兩種消費方式廣泛存在于中國,他們就像兩個平行世界,在自己的世界里互不打擾,形成二元化消費結構。
-
戰略思維——抬頭看路,找對方向:戰略方向選擇
做增量,就是尋找全新的產品市場,或者捕捉原有市場的變化部分進行切入;做存量,就是在原有市場進行戰略變革或模式創新,進行博弈,在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兩者各自有著完全不同的難度和策略。
-
全年爆文率14%+!完美日記內容營銷密碼是什么?
完美日記,很多人都會想起國貨之光、招股書中的15000名KOL等。噱頭之外,是完美日記對內容營銷的高效運用。小紅書企業賬號粉絲203萬,活躍粉絲90%以上,這就是一本鮮活的內容營銷教科書。
-
葉茂中著作《沖突2》完全圖解105P,中國式營銷理論全面認知
葉茂中編寫的沖突2報告,完整版共有105頁,非常詳盡,值得收藏。
本報告目錄大綱如下:
沖突:無處不在
解決沖突,三個方向
制造沖突,三個路徑
傳播沖突,五大核心
破解沖突開關 -
2022年企業營銷該怎么做?——打破內卷的生死疲勞!
方法論的優勢不足以成為長期優勢,因為方法論本身也在不斷迭代;流量紅利的優勢也不足以持續,因為任何新的流量洼地都會被快速透支,況且線上頭部流量平臺格局已經形成,新流量平臺的池子也在越分越小,對企業營銷大盤的影響實際上也在減弱。
-
春節營銷策略參考:黃天鵝定義送禮場景帶來哪些創新與驚喜?
聚焦送禮場景,日益同質化、白熱化的促銷比拼中,很多品牌陷入一種內卷式、堆料式競爭。作為禮品市場的"新秀",可生食雞蛋引領品牌黃天鵝在今年的年貨節中,給出了一份亮眼的春節場景營銷新答卷。
-
王老吉:喝紅罐,過吉祥年,文化符號對營銷有多大影響?
王老吉“怕上火,就喝王老吉”使用最具有中國辨識度的場景“上火”,綁定產品王老吉。成功營銷王老吉到千家萬戶,大家在吃火鍋,聚餐等易“上火”的場合,能夠非常快地聯想到王老吉。
-
王老吉“姓氏罐”刷屏朋友圈,為啥今年就火了?有什么可借鑒成功經驗?
短期營銷確實難達到長期的效果。短期營銷的特點在于垂直性更強。拿王老吉舉例,其實王老吉已經在嘗試通過短期爆品營銷打造場景矩陣,圍繞不同人生階段推出“大吉”系列,這背后也和它的戰略有關,未來可能會進攻更高端的消費場景。
-
寫出好文案,得靠好習慣!但沒有靈感怎么辦?
文案人員應該知道文案為何而寫,文案要解決什么營銷問題、達成何種商業目的;文案人員還應知道文案要寫什么,如何提煉品牌核心價值及產品訴求,并將之變成文字表述出來。
-
銀行業2022若想開門紅,引爆業績的活動萬能公式拿去用
多年以來,銀行不缺開門紅工作的動力,缺的是開門紅工作的方向,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以為做了就有效果,看似很努力,但是效率卻很低。就像活動宣傳一樣,重點不是宣傳文案寫得多好,不是全員微信朋友圈轉發,而是讓客戶心甘情愿地成為宣傳的主體。
-
定位理論的學習和實踐,五個大坑你踩過幾個?
定位理論的核心是:根據競爭環境,給自己確立一個有利的位置。也就是說,你能做什么不是你自己決定的,而是由競爭對手決定。
這個觀點本身其實是無懈可擊的。
-
葉茂中《沖突》方法理論匯總:一流營銷,發現沖突,制造沖突
左腦營銷者認為營銷能帶來利潤。衡量營銷活動成功與否的最好方法就是其對于最低限度的收入值的影響。
右腦營銷者則認為營銷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它的影響要通過品牌忠誠度和品牌感知來衡量。營銷并不能以數字來衡量。
那到底先解決左腦沖突還是右腦沖突?該用左腦營銷還是右腦營銷?
很簡單,產品解決左腦沖突,品牌解決右腦沖突。
-
重讀葉茂中和他的16個關鍵詞,打造爆款品牌IP,不乏對酒業影響深遠的經典案例
葉茂中在營銷界是個傳奇人物,經典案例數不勝數。有人評價葉茂中是廣告業的一股“泥石流”。因為他很多經典案例都是打破廣告屆推崇的創意玩法,用重復的、洗腦式的廣告語和極高曝光量,快速提高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