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茂中的廣告,都是賣貨廣告
01.他的營銷:沖突
為真功夫設計了「營養還是蒸的好」,
強行制造了傳統快餐和健康的沖突。
蒸的營養真的好么?也不一定,但對于信息的接受者來說,要吃有營養的要吃蒸的美食,而蒸的=真功夫。不想吃油膩的快餐外賣,就會想起蒸功夫。
莊俊的啟發:反復在強調“沖突”,能感覺到葉老師想塑造一個營銷理論能與“定位”媲美,但沒有被普遍認可和做到。不過也深深影響到初代的互聯網營銷人。在現在商業的競爭中,我們一直聽到差異化和細分定位,扒開背后也是一樣。我們看著葉茂中也就寫了一句話而已,但前提對人群的深入了解,甚至經過很多次思考。
?放在內容營銷怎么用:可以理解為差異化競爭,也可以理解為細分定位,還能是“藍海戰略”。舉個例子,王飽飽和黑之養,傳統的五谷雜糧都比較粗糙,口味不如王飽飽。是傳統的五谷雜糧與水果便捷的對比,如果非要提出具體沖突,那大概就是傳統麻煩、衛生健康與便捷美味的沖突。黑之養,傳統黑芝麻、芝麻粉與芝麻丸的沖突,依然還是傳統麻煩與隨身攜帶便捷的沖突對比。

02.他的營銷:定制
為海瀾之家定制了
“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
海瀾之家,男人的衣柜!”
不到迫不得已,男人很少去逛商場。在葉茂中策劃的廣告中,就有下達指令的味道,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這樣才算是一年的人物,而且明確告訴你,海瀾之家,你的衣柜。
莊俊的啟發:我們之前都看過益達口香糖的廣告“你的益達,是你的益達”。這樣不痛不癢,而且很多消費者吃益達口香糖,都是吃一顆。直到第二個廣告片,不斷強調“要兩粒在一起才最好”,一次兩顆毫無疑問就是賣貨廣告,比起以往沒有教育消費者,顯然銷量是倍增。直到現在很多人吃口香糖,都是一次兩顆。
放在內容營銷怎么用:在做內容營銷或者小紅書種草時,我們每一次考慮到的都是單品,卻忘了很多筆記做合集時,都在帶下一個產品,讓下一個產品都融入在同一個,還有電商品牌,一次開2-4家天貓店,在種草的時候會一起合集種草。包括產品使用時,明確告訴消費者、用戶對產品的用法,定制使用數量與使用關聯產品。
03.他的傳播方法論
上央視+請明星+重復重復重復
旅游之前線上馬蜂窩
唐僧:為什么要先上馬蜂窩(重復三次)
黃軒:旅游之前先上馬蜂窩 (重復三次)
雖然現在沒有在央視打廣告,但也選擇各大移動端媒體轟炸廣告,尤其是愛奇藝和好看視頻,當然,抖音也是主流渠道。選擇明星代言和重復三次的套路沒有變過。
莊俊的啟發:2019年的自嗨鍋的洗腦廣告也是如出一轍,應該不是葉茂中策劃的廣告,但是內容形式沒有變過。自嗨鍋明星代言:虞書欣,廣告投放:抖音短視頻。重復三次:游戲就吃自嗨鍋、出行就吃自嗨鍋、追劇就吃自嗨鍋。一個人就吃自嗨鍋(重復三次)
放在內容營銷怎么用:純用功效詞匯的時代已經過去,未來的重復是在于使用場景、場景空間畫面的重復,從文字轉向圖、視頻的場景重復。多用提問的方式、多用反問的內容,而且也用重復的場景空間畫面鎖死,場景營銷=特定人群+特定時間+特定空間+特定需求+特定儀式感。
04.腦海的需求縫隙,誰家的品牌來補上
葉茂中:”定位細分市場,難以獲得指數級成長。定位容易進入消費者陷阱。過度運用細分定位,是畫地為牢,患上“營銷短視癥”。不能解決沖突的定位,都是無效定位。“
”戰略第一步找沖突。戰略不是解決企業自己的問題,而是解決消費者的沖突。營銷的本質是洞察需求,需求源于沖突。與其苦想抽象的需求,不如尋找具體的沖突。沒有沖突,就沒有營銷。“
05.傳播的最后,銷量是否有增長
毫無疑問,富有創意的廣告策劃者,不太認可葉茂中的重復洗腦廣告,但是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幫助品牌企業把貨賣出去,而且中國老百姓下次要購買某一類產品,優先想到的是重復洗腦的廣告。
放在內容營銷怎么用:雖然每一次種草都是為了之后的拔草,但是對于中國的中小品牌來說,鋪墊的周期過長,也接受不了。所以每一次的內容營銷投放,都應該與銷量掛鉤,除非這個品類對于目標人群來說決策周期漫長,但還是有個時間周期,當然產品同質化嚴重、品牌毫無名氣除外。
│最后總結│
其一是沖突、指示、重復是葉茂中老師管用的手法,盡管我們知道他做策略的邏輯,背后還有許多值得借鑒的意義。
其二廣告洗腦的技巧與市場的競爭,都是在為銷量增長而出發。也開辟了”沖突“的營銷理論。是他留給我們的:落地、賣貨、效果,也有人說他是騙子,但已經不重要了,給了多少好的東西留在這個人間,有多少人因為他的思想而受益,這已足夠,人無完人。
作者:莊俊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