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顏值是新消費品牌的入場券。
2、高顏值之后是賦予產品足夠的儀式感,因為生活需要儀式感。
3、不管你想在消費者心里“種草”還是“種樹”,前提是必須有好的“種子”。
4、品牌的核心載體是內容,每一樣好內容都是一個新的觸點。
5、無內容,不品牌。
6、新消費品牌崛起的本質是中國在供應鏈端過剩的“排列組合”能力得到了釋放。
7、流量陷阱幾乎存在于所有新消費品牌中,程度不同而已,大批CEO每天一醒來就為了流量發愁。
8、和“種草”一樣重要的是能否提供一站式的“拔草”體驗。
9、整合供應鏈不等于做品牌,好產品也不等于好品牌。
10、供應鏈能力決定了你的起點,但千萬別讓它決定你的天花板。
11、如果你說不清自己的定位,那說明你還沒有形成品牌。
12、中國有太多細分市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相當于歐洲的一個國家,在14億人面前,不存在小眾市場。
13、過去打造一個品牌平均需要30年,現在是3年。
14、性價比一定是一把雙刃劍,這個時代的消費者一定喜歡好東西,但未必需要便宜的東西。
15、沒有一個新消費的成功是因為性價比,一定是因為解決了某個用戶痛點。
16、占領用戶心智,先占領他們的朋友圈。
17、私域不等于流量,社群不等于私域。
18、太多新品牌把關注點放在拉新成本上,而忽略了用戶生命周期管理。
19、流量獲取能力、產品設計能力、數字化能力,新消費品牌的三駕馬車。
20、成為網紅不是目的,但你得有成為網紅的能力。
21、“市場教育”是一個偽命題,消費者不需要被教育,甚至排斥被教育。
22、品類認知強于品牌認知,任何一個品類存在的前提是被市場認可。
23、新消費的紅海里,生意和品牌都有,有時候品牌沒成,不代表生意沒成。
24、外界對很多新消費品牌的成功歸因當中,有的連創始人自己都不信。
25、所謂挑戰傳統巨頭的故事,極大程度上只是公關手段和媒體的YY,其實大部分巨頭也許并不屑于看上這塊生意。
26、元氣森林2020年GMV30億,大約是農夫山泉的1/8,而農夫山泉在中國飲料市場甚至還沒有進入前三。
27、號稱雙11力壓雀巢,登頂天貓咖啡銷售冠軍的三頓半,年銷售額大約2億,而雀巢中國僅速溶咖啡的銷量就有70億,加上即飲咖啡年銷百億。
28、“大牌平替”在這波新消費品牌浪潮中被廣泛當作品牌定位,很多年前,它也叫made in China。
29、所有新消費品牌都想成為生活方式品牌,但極少有創業者和品牌操盤手自己真的有生活,他又如何對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感同身受。
30、一個全新的品牌,平均需要觸達一個消費者10次以上,才有可能觸發購買行為。
31、67.8% 的用戶認為種草內容對選擇商品并最終產生購買行為有很大的影響,74%的用戶曾經購買過被種草的商品,80.7%的用戶在被種草后會在一周內完成購買。
32、“品效合一”是個偽命題,品牌調性和投放ROI永遠無法兼得,只能試圖達到“品效平衡”。
33、中國并不缺好產品,缺的是好品牌,made in China不需要被證明,但brand in China需要被看見。
34、2021年,任何品類單點突破的窗口期將會越來越短。
35、不完全統計,2020年有2000+新消費品牌破土而出,如今新消費品牌最大的問題是產品同質化,這也是中國整體的供應鏈能力過剩的結果。
36、任何一種平臺紅利都會越來越少,指望復制成功不可靠,成為下一個誰不應該是你的定位。
37、那些看似風光的新消費品牌,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風光,全公司替KOL打工的,遠不止完美日記一個。
38、多看新聞聯播,大國之間格局的微妙變化,也許會成就一批國產新消費品牌的機會。
39、幾乎沒有完全從0開始冷啟動的新品牌,他們至少有一個先天的勢能。
來源: 駿小寶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