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克被稱為 "現代管理之父"。他是第一個提出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管理理論和概念的人,如市場營銷、目標管理、人力資源和知識工作者等。可以說,沒有一個著名的學者或成功的企業領導人沒有從他那里得到過借鑒。
01
管理不是 "管理人 "而是 "領導人"
如果失去了對人的尊重,開發潛力就有可能被解釋為把人當作只為組織業績而使用的工具。只有恢復對人的尊重,才有可能真正釋放人的才能。
他們不是員工,他們是人。
所謂的 "愚蠢的想法",就是不仔細傾聽、不進行轉化的想法。
必須學會如何在沒有權力發號施令的情況下管理事情,既不能被別人控制,也不能控制別人。
組織的功能是讓平凡的人在一起做不平凡的事。所以,管理不是 "管理人",而是 "領導人"。
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財富。管理者必須尊重每一位員工。尊重不僅是一種禮貌性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基于員工“是企業真正的主人翁”的理念。
02
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用人的能力
人的多樣性要具備絕對的包容性,不能讓企業成為改造員工個性的工廠。
要雇傭一個人的手,就要雇傭他的整個人。
有效的管理者在用人時,首先考慮的是一個人能夠做什么,而不是職位的要求是什么。
有效的領導者根據人的能力來任用和提拔人,用人不是為了克服人的弱點,而是為了發揮人的長處。
企業衰退的最初跡象,是無法吸引那些既有能力又有熱情的人才。
公司應該為人們的判斷力支付報酬,而不是對無過錯支付報酬。
03
有效的CEO應該抓大放小
一個有效的CEO(或最高管理者)從不進行事必躬親的微觀管理。
一位有效的管理者應該著眼于全局,而不是讓自己成為一個 "全能 "的領導者。
"授權 "這個詞經常被誤解,甚至被曲解。這個詞的意思應該是把別人能做的事委托給別人,讓別人做應該自己做的事,這樣才能做真正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進。
想要對知識工作者進行最簡單、最有效的管理,只要記住一句話:只有給管理者更多的自由和責任,才能讓他們熱火朝天的工作。
如果授權不當,一方面阻礙了下屬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失去員工的信任。
在對管理者有權做出的決策進行限制時,有一個簡單的規則:凡是沒有以書面形式明確分配給上級管理者的權力,都屬于下級管理者。
04
沒有反對意見就不做決策
有效決策應避免兩個誤區。"過度相信經驗 "和 "過度相信自我"。
只有反對意見才能保護決策者不陷入組織的囚禁;反對意見本身,就是決策需要的 "另一種方案";反對意見能激發想象力。沒有反對意見,就沒有好的決策。
有效決策的五個條件:問題的性質、邊界條件、正確的解決方案、實施措施、重視反饋。
如果收益遠遠大于成本和風險,就該行動了,是行動還是不行動,絕不能只做一半或妥協。
不求一致,但一定要找出不一致的意見。
不搞清楚什么是正確的,就無法區分正確的妥協和錯誤的妥協。
05
"學習能力 "就是 "核心競爭力"
歷史書上不會記錄那些在學校里成績好,但進入社會后沒有任何成就的人。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才是他的核心競爭力。
如果只局限于在公司了解情況,那么經營者很容易陷入盲目的安心狀態。
知識不在書本上,書本上只有信息。
知識更新很快,知識型員工除非能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會被淘汰。
未來的文盲將是那些沒有知識,不會更新知識的人。成年人被淘汰的最重要原因是學習能力的下降。
06
企業是 "創造客戶",而非 "創造利潤"
企業存在的理由是為顧客提供滿意的商品和服務,而不是為員工和管理者提供工作崗位,甚至也不是為股東賺取利潤和分紅。
企業的目的必須存在于企業本身之外。企業的目的必須存在于社會內部。企業的目的只有一個正確的定義:創造顧客。
老板必須問自己三個問題。我們的企業是什么?我們的企業將來會是什么?我們的生意應該是什么?
企業是 "創造顧客 "而不是 "創造利潤"。
追求利潤等于把市場交給競爭對手。
以為自己已經到達了終點,是愚蠢的。
07
以最快速度適應“變化”
今天最成功的商品,明天可能最快就過時了。
再強大的公司,如果不為未來行動,也會陷入困境。
變化不是最重要的,變化的趨勢或趨勢的變化才是最重要的,趨勢的變化能讓人找到看得見的未來。
在一日千里的結構性調整中,唯一能幸免的就是變革的領導者,我們無法左右變革,只能走在變革的前面。
變革不是威脅,而應視為機遇。
目標實現的時候,不是我們應該慶祝的時候,而是我們應該重新定義目標的時候。
08
管理者必須要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是管理者能夠做到,也是必須做的基本事務。
不是只有高管才是管理者,所有的知識工作者,都應該像管理者一樣工作和思考。
對組織負有責任并能影響組織經營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不要以卓有成效是高不可攀的,它是可以學習的。
每個人都把卓有成效作為工作的最高標準,即使一群平凡的人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
如何做到卓有成效:時間管理、聚焦貢獻、發揮優勢、要事優先、有效決策。
09
企業不可或缺的是效益,而不是效率
有成就的人都是從最重要的事情開始的。而且,他們每次只做一件事。
效率是 "用正確的方法做事",而效益是 "做正確的事"。對于企業來說,不可缺少的是效益,而不是效率。
管理者的五大核心任務:設定目標;任務分配;激勵溝通;績效評估;培養人才。
領導者應該引導下屬做正確的事情,因為領導者的效益是通過領導者的工作成果來判斷的。
失敗不應歸咎于下屬的無能或偶然事件。事實上,失敗是制度有缺陷的標志。
有效的管理就是要注重時間管理,注重系統思考,注重培養接班人。
10
創新決定企業的生與死
企業要做的只有兩件事:一是營銷,二是創新。
創新的成功不在于它是否新穎、是否巧妙、是否有科學內涵,而在于它是否能贏得市場。
應該時刻有這樣的意識:什么是大家還沒有想到的需求?
創新應該從小事做起。
創造性的模仿也是創新的策略之一。
永遠不要忘記,創新是為了給客戶創造新的價值。
來源 / 網絡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網絡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