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露營經濟很快會平淡下來。
2、為什么?講講我的理解。
3、20年前,我有一次去美國,當時有一個微軟的同事已經移民到了美國,他知道我要去,非常激動。或許是因為他去了美國之后,很少見到中國人。
4、我們見面后,你猜猜看,他帶我去做什么了?
5、他把我帶到美國西雅圖的一個公園里,去露營。我們倆搭好了一個小帳篷,我想,終于可以坐下來聊會兒天了。就在這時,他竟然從包里面掏出一個飛盤!對,就是今天在中國都市年輕人中間非常流行非常火的運動,飛盤。
6、結果我們倆就在那兒開始扔飛盤玩。哇,真的是特別的體驗呢。特別地尷尬。兩個男人啊,就在那兒扔飛盤玩。他把飛盤扔給我,我把飛盤扔回給他,他扔給我。我扔給他。來來回回一下午。
7、我當時真覺得無聊至死。真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8、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寧可好臟好亂好快活。我就更喜歡找個地方去吃頓火鍋。
9、這是因為中國和西方,大家對健康的底層看法不同,所以生活習慣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
10、我們從老祖宗那一輩延續下來的觀念,就是“食補”。一旦身體遇到什么毛病,就想著去吃點什么。補腦就吃核桃,補腎就吃腰果,以形補形。仿佛天地間的靈氣,都在這些食物上面了。古人更是相信世間有靈丹妙藥,相信吃能解決一切問題。
11、西方呢?總體更相信健康是來自于運動的。
12、他們喜歡的戶外運動有很多,除了跑步、騎行、露營,還有沖浪、滑水、槳板。各種常見的、不常見的,千奇百怪的運動。
13、露營,作為現代休閑的戶外娛樂活動,在19、20世紀就走入了西方人的生活。英國人托馬斯·海勒姆·霍爾德(Thomas Hiram Holding),1853年穿越美國大草原時,就對露營生活充滿向往。他會親手制作帳篷,熱愛自行車旅行。后來他在1908年出版了《露營者手冊》這本書,書中寫下了自己露營的技巧和經驗,他也成為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現代露營之父”。
14、1864年的夏天,美國人威廉·亨利·哈里森·默里,也來了一場露營旅行。1869年他寫了一本書《野外探險:阿迪朗達克山脈的露營生活》,結果那一年夏天,大量游客涌入了阿迪朗達克山脈,“露營即休閑”的觀念也流傳開來。后來,隨著福特汽車的普及,美國人開始把床、帳篷、廚房設備都搬到自家的汽車上,到1930年,全美國露營人數超過了300萬人。

(圖片來源于網絡)
15、可見西方對戶外露營的熱愛,就像中國對吃的偏好一樣,由來已久。這是第一點。
16、第二點,當我們去戶外時,我們真正喜歡的到底是戶外,還是社交?
17、我喜歡大山大水,大江大河,我去爬山,我去走戈壁,因為這些戶外運動可以滿足我內心的渴望,滿足我對大自然的向往。一個人置身天地間,享受天地之精華。
18、而今天很多人喜歡戶外,其實是因為他們對社交的需求。只不過,恰好這些戶外的運動撞上了需求,所以火了起來。露營是社交,飛盤是社交,槳板是社交。
19、重要的不是去做什么,而是跟誰一起去。
20、第三,如果我們真正的需求是社交,那我們更愿意通過室內,還是室外來完成呢?
21、中國人,更喜歡的,還是室內活動。火鍋,麻將,唱K。我們聚餐喜歡吃火鍋、唱歌,老一輩們約打個麻將,年輕人約玩個桌游,狼人游戲、劇本殺、還有一個很火的新桌游,血染鐘樓。
22、最近實在是憋壞了,不能去遠方,甚至不能堂食,無法社交。而露營,就是在最近的遠方,社交,即便只能野餐。小紅書發布的《2022年十大生活趨勢》里,“山系生活”是流行之一,理由正是“室內憋了太久要去戶外走走”,而且在過去的2021年,小紅書露營、槳板、飛盤等筆記的發布量,同比增長了5倍至6倍。實在是憋壞了。
23、大家誤以為我們愛上了戶外運動,其實我們只不過在室內的社交受限了。
24、一旦恢復出差和旅游,大家會撒歡了一樣去遠方(最近新疆就被全國游客擠爆了),然后在另一個城市,找張桌子,火鍋,麻將,唱K。
25、2008年北京奧運會后,中國人運動熱情高漲。運動品牌安踏、李寧都信心滿滿,決定大干一場。結果第二年,大家的運動熱情就回落了,導致大量庫存積壓。
26、今年冬奧會后,冰雪經濟也大火。但是,很快,大家的熱情也消減了。
27、對于中國人來說,沒有什么戶外裝備的吸引力,抵得上一張桌子(餐桌,麻將桌,K房吧臺桌)。
28、如果有,那這些人是真的喜歡滑雪,真的喜歡戶外,但更多人,只是愛熱鬧。他們只是喜歡跟一群人一起去做事情。喜歡一群人圍在一起,社交。
29、所以我打算發明一個詞:桌子經濟。
30、你看,幾乎所有的社交都離不開桌子,它是一群人在一起社交的標配,所以“桌子”就成為了一個意象。
31、帳篷看起來似乎是露營的核心,但搭了好半天,帳篷搭完之后,你發現沒人在帳篷里面。然后在旁邊又搭了一個天幕,天幕下擺著一張桌子。即便是露營經濟,核心也是桌子,而不是帳篷。即便來到了森林海邊,人們也依然圍坐在一起唱著歌,吃著燒烤,聊著天。
32、所以,和桌子有關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