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就能說清楚:
曾經,幾乎所有的營銷都是產品先有了,市場部門再提煉賣點,再去找target audience,再去走向市場。先產品、再營銷。營銷策略為產品策略服務。
今天,數字營銷做得成功的一個趨勢,是讓產品也成為市場營銷的一部分,產品適應營銷,產品策略為營銷策略服務。
讓產品適應營銷,是今天的消費環境必然的結果。
比如,我們都說的那些私域做得好的案例、那些數字營銷做得有聲有色的案例,基本上,這些案例背后的產品拿出來,特點都是鮮明的,都是很有營銷點的。
很多國產美妝品牌,增長很快,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直接DTC,拿消費者的一手意見去做產品。這里的DTC,不是不經過中間商直接賣給消費者產品,而是直接跟消費者對話,基于消費者的意愿開發產品。
市場活動和產品R&D,在這個場景下,其實已經合二為一了。
還有,我們都說,現在國內的很多品牌,路子很野,國外的競爭對手開始玩不過。
這種“野”不僅僅是營銷上的野,更是產品適應營銷,產品直接為營銷服務的野。
比如,做一個產品,成本100塊,賣50塊,就是打造爆款,吸粉,然后引流到私域,把營銷費用攤到這個產品中,然后帶動別的產品,同時帶動整個品牌。這個時候,賣這個產品虧多少錢,甚至都成了目標。
比如,為線上或者私域單獨開發產品,與線下傳統實體渠道做區隔。
比如,平替。這個不用多說了,國外的好東西,中國的商家也照樣能做出來,但是價錢就便宜多了,而且早已經不像過去有知識產權的爭議。
還有前面說的,消費者要什么,我生產什么的快速反應力。
中國人腦子好,這些東西做出來了,營銷相應的也很好做。東西適應市場,話題就有了,話題有了,營銷的抓手就有了。
今昔不同往日,產品對營銷的影響真的太大了。下面是紛析的產品七個象限的模型,基本上弄清楚了每個產品的七個維度的屬性,大的營銷策略其實也都差不多定了。

重視你的產品,并把產品的策略融入到你的營銷策略中。
作者:宋星。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