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輿論信息環境下,我們應該如何做決策?
第一,我看報紙,只看發生了什么事,尤其做金融分析的時候。
我老講《華爾街日報》上的分析我不看,我只關注一些消息,比如Google出財報了,我就看這件事。
第二,我要用專業知識去解讀它。
如果報道中引用一個數據,我基本上只看一個大致的趨勢,數據比上一個月漲了還是跌了。
因為各國衡量標準背后的算法不一樣,所以橫向比較不大靠譜。如果有人通過這種不可比的東西,得到了一些結論,基本不可信。
這時,不能偷懶,看到新聞哈哈一笑就過去了,而是要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判斷。
這個時候,我有一個很簡單的原則叫作“慢三拍”,不論針對什么事情,在你搞清楚之前,不要急著發表自己的看法。
慢三拍,先不著急,晚點來看,時間會把一些噪音給過濾掉。
第三,任何消息要找源頭。
信息源的可信度非常重要。
這些信息源公認比較可靠,比如現在,全球基本都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數據,這個信息源基本上是可信的。
而且它和自己以往數據的縱向對比還是有意義的。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