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上的文章,要怎樣才有機會被系統推薦?如果想提高推薦流量,可以怎么做?這個推薦機制如同一位精明的紅娘,將合適的內容與潛在感興趣的讀者巧妙配對。
本文將深入探討微信公眾號推薦算法的運作機制,揭秘內容如何利用推薦機制乘風破浪。
一、公眾號的流量來源
1.流量主要分為兩大類:
系統推薦流量和用戶搜索流量。
系統推薦流量
當我們發布一篇文章之后,首先系統會篩出你的標題和正文的關鍵詞,將拆分好的詞保存到系統存儲上供檢索使用。用戶如果經常關注、瀏覽或者搜索某一類用戶和文章,那么這個用戶就會和某些用戶感興趣的話題建立關聯關系。
用戶搜索流量
用戶主動在微信搜索特定關鍵詞,獲取需要的信息。用戶的搜索頻率越高,系統會更多地推薦相關信息給該用戶。
2. 公眾號傳播渠道
公眾號消息、聊天會話、朋友圈、朋友在看、推薦、搜一搜、公眾號主頁等。
3. 流量入口
公眾號系統官方的推薦流量入口有:看一看、訂閱號底部、文章頁底部推薦。同時,用戶搜索流量入口:問一問、搜一搜。
二、文章推薦機制
任何內容平臺都會有一個評判流程,公眾號也不例外。
公眾號文章推薦的入選流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 初步篩選
首先,只有已公開發布的文章才有可能進入推薦篩選范圍。
2. 排除違規內容
系統會自動排除違規文章和賬號,包括廣告軟文、惡意營銷和低質量水文等。
賬號的信譽度也很重要,如果某個賬號經常被投訴或者文章質量差,那么其文章將很難被推薦。
3. 用戶自行設置
用戶自行設置分組發布或者不被平臺推薦,也不會被推薦。
完成上述條件篩選后,系統會對文章進行關鍵詞提取,隨后開始匹配推薦。
二、推薦主要數據
進入推薦池的文章,會通過系統進行推薦漏斗分析。
打開公眾號后臺的數據分析,在單篇文章分析里有一個叫「推薦漏斗分析」的數據板塊。
它的三個核心數據維度是:曝光次數(推薦量)、閱讀次數(點擊量)、讀后關注次數(轉化量)。
推薦主要的判斷數據以下4點:
- 初始推薦量
文章被推薦后會獲得一個初始推薦量,具體數值不定,但推測應該與訂閱閱讀率以及分享率有關,后續推薦量基于文章反饋調整。
2.反饋數據:系統依據閱讀率、完讀率等數據決定是否進一步推薦,用戶的閱讀深度和停留時間均被記錄。
3.閱讀與轉化:曝光次數、閱讀次數和關注轉化是衡量推薦效果的重要指標。
4.閱讀率與關注率:這兩項數據尤為關鍵,高閱讀率和關注率有助于獲得更多推薦流量。
三、如何提高推薦流量?
1.提高點擊率
點擊率可以從文章標題及封面入手,掌握尺寸,切記不能違規。
2.讀后關注率
讀后關注率屬于轉化的模塊,可以設置誘餌,合適引導。
3.閱讀時長
閱讀時長屬于文章質量板塊,提升文章質量,對于文章質量問題,很多人都提出文章要原創,但大叔經過很多測試,試用了不同類別的公眾號發文,發現文章不一定要原創才能有推薦。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運營大叔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