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營銷戰的全局觀
教員認為:"只要有戰爭,就有戰爭的全局"。
馬克思認為:“全局規定局部,局部構成全局”。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看問題要有全局觀,解決問題要有全局思維,我們在進行營銷戰役時,首先要對營銷的戰場了然于胸,了解營銷市場的整體趨勢、競爭格局以及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做到統攬全局、把握總體,在制定營銷策略時就能高屋建瓴、提綱挈領;發動營銷戰役時就能有的放矢,一招致命,擊中對手的軟肋,擊中消費者的痛點,迅速轟開市場的缺口,提升品牌的銷量與影響力。
看到當下與未來的市場容量
全局觀首先需要了解當前市場規模的大小與未來的發展潛力,只有萬億級的市場才能造就千億級企業,同時還能容下其它規模大小不一的企業,成就市場的繁榮;十億級的市場,只能容下億元級企業。市場增長速度快,代表未來發展潛力大,增長速度慢的市場,行業將內卷嚴重,競爭激烈。
看到市場發展到了哪一階段
市場發展階段分為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及衰退期這四大階段,它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需要清晰地認知自身處于市場的哪一個發展階段之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選擇最合適的營銷戰術打法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看清市場處于什么競爭格局
行業競爭看什么,看行業內有多少競爭對手在爭奪這個市場,進行了怎樣的細分,競爭的激烈程度如何,行業的集中度如何,誰是行業與細分行業的標桿龍頭,直接競爭對手又是誰。通過競爭格局分析,明確當前你要和誰爭奪市場,未來又將會和誰展開競爭。
看清主要對手的排兵布陣
了解主要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盈利狀況,了解它們在營銷策略,產品策略、渠道策略、廣告投放、終端動銷、營銷事件、公關活動上的戰術打法;了解競爭對手在不同市場、不同渠道、不同產品線配置了哪些資源和人力,針對競爭對手的排兵布陣,企業可以制定更有針對性的營銷策略與戰術打法來應對市場競爭。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戰場上,全局觀是每一個企業家和營銷人員不可或缺的素質,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看清營銷戰場上的全貌,了解競爭對手的營銷意圖和行動計劃,才能識別出營銷戰場上的關鍵破局點,從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營銷戰術打法,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02、四大營銷戰役
一個品牌從行業新人到行業領導者要經過四場品牌,分別為:游擊戰、側翼戰、大決戰、防御戰。品牌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在營銷的選擇上也會有所不同,選擇打哪一種戰役由企業在行業所處的地位和實力決定。
游擊戰
游擊戰適合初創企業與草莽企業,通過建立企業根據地市場,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鱷”。
游擊戰的指導思想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游擊戰的目的
游擊戰的目的,是通過原點人群、原點渠道和原點區域,建立企業的革命根據地。成功的品牌,都是先通過游擊戰在局部市場取得突破,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鱷,根據地是品牌的根基,中小企業通過游擊戰逐步積累品牌的相對優勢;積小勝,為大勝,積小勢,為大勢,逐步壯大品牌的根基。
成為小池塘里的大鱷后,以根據地為根基,向其它區域進行擴張,擴大企業的經營戰果,這是企業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意義。
游擊戰七大戰法
1、區域游擊戰
我的地盤,聽我的,與本地供應商和渠道商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優勢,獲得強大支持。本地市場有利于品牌建立局部性競爭優勢,對外來品牌或全國性品牌實行地面攔截、阻擊其進入本地市場。
2、下沉市場游擊戰
下沉市場,是一個囊括了近300多個地級市、2000多個縣城、40000多個鄉鎮,660000多個行政村 1800000多個自然村,近十億人口的超級市場,圍繞下沉市場,以農村包圍城市,對下沉市場改造、升級、重構。
例:蜜雪冰城,從冷飲地攤到兩萬家門店
蜜雪冰城起步之時,深根城鎮下沉市場,用低價策略和優惠活動精準吸引學生黨和年輕消費者,快速搶占市場份額,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擴張戰略,形成星火燎原之勢,門店數量突破兩萬家。
3、高價游擊戰
消費者中總會有一部分人希望購買高品質產品,并愿意為此付出高價。不是人人買得起豪車別墅,但是高價的快銷品很多人都買得起。高價格的前提是品牌要先給產品設定一個“錨”點,證明其高價格的合理性,使其物有所值。
4、聯盟游擊戰
聯盟也是一個常見的游擊戰,通過聯盟的形式可以深度綁定一個渠道,一個群體,更好的開辟市場。
例:虎邦辣醬與外賣市場的聯盟
調味品市場分為兩類,一種是老干媽賣給消費者,一種是李錦記賣給廚師、餐廳。虎邦辣醬做了一個全新的嘗試,與美團、餓了么上的餐飲店聯手,成為一個滿減湊單神器,獲得高速增長
5、人口游擊戰:
人口游擊戰是吸引某一特定人群,按年齡、收入、職業、愛好等劃分顧客群。如:養貓一族、空巢老人、富豪俱樂部、書法家協會、登山愛好者等。
例:RIO微醺
主打年輕女性,并開辟全新的使用場景“一個人的小酒”,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線下渠道獲得極高的人氣,消費者也紛紛為其買單打call。
6、產品游擊戰:
專注單一產品、獨特產品的小規模市場,以此贏利。小規模市場影響力小,銷售額低,不會吸引大公司的興趣;
7、行業游擊戰:
行業游擊戰是一種垂直營銷戰術,專注于特定行業,聚焦特定業務;特定行業的業務規模較小,但足夠穩定;行業游擊戰成功的關鍵是窄而深,絕不能廣而淺。
側翼戰
側翼戰適合腰部企業或是拿到了一定融資的企業,找到競爭對手的盲區,發動側翼戰,從而開啟一個新戰場。
側翼戰的指導思想
突然襲擊、虎口奪食、乘勝追擊
側翼戰的目的
側翼戰的目的,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避開與對手的直接競爭,從側翼突破,在不被注意的空白地帶撕開口子,是開辟一個新戰場,集中優勢兵力創造局部相對優勢,并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勢力。然后再乘勝擴張,進入主場作戰,打開局面的一種打法。
企業在情況下打側翼戰?
1、發現細分品類機會
商業是不斷進化與分化的,而分化則帶來開創細分品類的機會。
江小白通過對白酒賽道的細分,開創青春小酒新品類;喜茶創建新茶飲賽道,開創中國新茶飲的時代;莫小仙、自嗨鍋、食族人,搶占自熱食品賽道,方便火鍋品類。
2、發現消費變化趨勢
消費趨勢的變化會催生人貨場的重構,人貨場的重構是側翼戰的關健因素。“人”的變化,“貨”的變化,“場”的變化,直接導致整個消費市場的環境、營銷、渠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企業打側翼戰創造了先決條件。
3、科技創新推動變革
科技創新有兩類,第一種方式是技術革命,好比生物進化史上的基因突變,是一種劇烈的創新形式。第二種方式是技術創新與微創新,對現有技術進行較小的革新甚至是升級或改良,企業抓住技術創新對行業帶來的影響,通過側翼戰改變賽道,重構市場。
4、發現渠道突圍機會
小紅書、抖音、快手、直播電商等渠道的興起,大批新消費品牌借勢新渠道快速上位,渠道側翼戰正成為一種最為有效的側翼戰方式,在領導者還沒有進入的銷售渠道,側翼包抄競爭對手。
5、發現“市場中有,心智中無”的新品類
“市場中有,心智中無”的品類是企業搶占心智中新品類機會的捷徑,企業一旦發現這些機會,發起側翼戰,通過兵力優勢搶先占據心智,將有可能開創一個新的市場。
6、巨頭看不上或來不急做的市場
任何行業都有著行業巨頭們顧及不到的地方,在商業的世界里,這種被稱為“時間差經營”、“時光機經營”。企業可以從中找到很多傳統巨頭企業不屑于玩、不會玩、甚至玩不轉的機會點,從中切入,打響側翼戰,讓品牌逆襲上位。
小米的側翼戰
2011年,小米手機橫空出世,憑借發燒的性能和極致的性價比,打響側翼戰,開創了國內互聯網手機新品類,吸引了大批“米粉”發燒友,創造了“一機難求”的輝煌。
品類戰
開辟新戰場-互聯網直賣手機
在創業初期,小米抓住高勢能的人群——手機發燒友,開創了“互聯網直賣手機”新品類,通過信任狀:跑分,直觀展示手機的高性能,“不服跑個分”讓小米榮登跑分之王的寶座,成為高性能手機的代表。
價格戰
旗艦配置,一半價格
旗艦配置,頂級性能,在當時旗艦手機價格都普遍在3000元以上價位,小米手機定價1999元,對于整個手機市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彈,剛發布就迎來了搶購熱潮,成為國內最火爆的手機品牌。
渠道戰
饑餓營銷,維持手機熱度
開創互聯網的新銷售方式——“饑餓營銷”,用預約+搶購+少量放貨的方式維持手機熱度;一秒售罄、排隊中、F碼,小米的饑餓營銷讓搶購成了消費者的習慣性動作,憑借饑餓營銷讓手機保持較長時間的熱度。
黃牛熱推,引發市場搶購狂潮
饑餓營銷催生了一個龐大的黃牛隊伍,黃牛渠道不僅讓小米手機廣受追捧,引發市場搶購狂潮,制造貨源稀缺讓其“一機難求”,還助力小米開拓線下渠道。
傳播戰
爆料炒作
小米手機在每一次上市之前,都會先經過雷軍或高管在微博上的爆料,制造熱點話題,爆料是小米手機營銷策略的一大殺傷性武器。
粉絲經濟
小米以其獨有的運營戰略,開創了粉絲營銷的新紀元。通過線下舉辦同城會,爆米花節,米粉節等一系列線下活動,培養用戶認同感,榮譽感,參與感。
自媒體
小米的自媒體是以雷軍為核心,以員工、媒體、網絡大V、粉絲組成,依托微博、微信、等全社會化媒體平臺的自媒體矩陣,第一時間最大范圍的把自己的產品信息傳播出去,占媒體頭條。
小米通過側側翼,迅速打破了國內市場的格局,在智能手機市場取得了驚人的業績,以火箭般的速度成長為世界500強。
大決戰
大決戰適合有相當市場地位,有充足的作戰資源,想顛覆行業格局,成為市場領導者的企業。
大決戰的指導思想
找準作戰位置、把握作戰時機、集中優勢兵力、發起飽和攻擊
大決戰的目的
企業發動大決戰的目的,是主導新的行業競爭格局,所有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但沒有多少人知道第二高峰、第三高峰;做企業也一樣,如果不能主導競爭格局,成為行業的領導者,用戶很難記住你。
企業要想成就一番霸業,成為行業領導者,就要發動一場大決戰,向行業領導者發起進攻,去奪取一個對企業競爭地位有著全局性優勢的位置,主導一個山頭,企業才能確保能夠生存下去;企業一旦主導一個山頭,就會擁有以下五個價值:
顧客首選:贏得顧客的優先選擇權,成為顧客首選;
資源聚焦:精準配置資源,聚焦在一個點,減少企業廢動作;
贏得定價權:跳出價格戰,掌握定價權,獲取行業紅利;
引領創新:以創新引領行業發展趨勢,護航企業成長;
構建防御:壟斷特性,構建心智護城河,讓競爭對手難以撼動。
大決戰5大競爭戰法
對立競爭戰法
世界是一體兩面,有黑就有白,在圓就有方,對立戰就是站在領導品牌對立面,找到領導品牌的戰略性弱點,向其發起進攻,與領導品牌對著干。
對立戰之老與新:
百事可樂“年輕人的可樂”的對立戰略,站在可口可樂對立面,將可口可樂塑造成“傳統的、落伍的”形象,而自己是“新潮的、活力的”的代表,為百事贏得了市場。
對位戰之快與慢:
邦迪一直占據創可貼市場老大的地位,云南白藥創可貼通過“有藥好得快些”的對立戰,重新定位強勢品牌邦迪的戰略性缺點(無藥所以慢),從而反客為主成為領導品牌。
對位戰之熱與冷:
小天鵝在AWE展示了黑科技—冷水洗滌,打破了熱水洗衣效果好的傳統觀念。小天鵝冷水洗滌的定位,建立在用戶的傳統認知的對立面,讓人記憶猶新的同時又與其他競爭對手產生了差異化。
奪位競爭戰法
直接沖擊領導品牌,取而代之!
奪位競爭戰法,就是直接瞄準現有品類中的領導品牌,采取跟隨戰略,找到致勝關健點,以差異化、飽和式的廣告投放向領導品牌發動猛烈的市場攻擊,搶奪領導品牌在消費心智中第一的地位,將領導品牌挑落下馬!
奪取心智資源:
趁競爭對手立足未穩,強勢進攻消費者心智、后發先至,成功占領消費者心智,讓品牌成為消費者心智第一選擇,順勢收割市場,搶占市場第一的份額。
定義行業標準: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技術,一流公司賣標準,重新制定行業標準,將第一品牌取而代之,成為行業領導者,擁有行業話語權。
搶奪渠道資源:
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品牌成長的主攻渠道集中引爆,奪取渠道優勢位置。
第一競爭戰法
在完全競爭的行業,第一品牌尚未出現,群龍無首,企業瞄準市場空位,率先發力,開飽和攻擊,壟斷行業第一位置,成為消費者的第一選擇。
實施第一戰法,須基于以下對市場的四個判斷——
1:消費者心智中的第一品牌尚未形成;
2:市場空間尚未飽和,未來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3:市場處于充分競爭狀態;
4:競爭對手也正在實施第一戰法,想快速上位,成為行業領導品牌。
替代競爭戰法
替代戰法,通過價值的創新,對一個已經存在的品類,進行重新定義,移花接木,滿足原有市場的消費升級需求,最終實現顧客的集體轉移,讓對手成為昨日黃花。
“新式茶飲”替代“杯裝奶茶”
從香飄飄、優樂美,到1點點、coco,再到霸王茶姬,喜茶,滬上阿姨,主流消費人群的更迭,讓茶飲行業完成從杯裝奶茶,奶茶,再到新式茶飲的替代。
藍海競爭戰法
通過顧客價值的創新與細分,發現新的市場機會,洞察到新的市場需求,避開激烈競爭,自創藍海,開創一個新品類,使自己成為這個品類的第一品牌,取得市場的主導權,甚至獨享一方市場。
防御戰
防御戰適合行業領導者,通過防御不斷夯實企業的領導地位。
防御戰的指導思想
強化領導地位、及時封殺對手、擴大業務版圖
防御戰的目的
防御戰的目的,打造企業護城河,企業成功主導一個山頭,成為行業領導品牌后,要隨時審視競爭環境的變化,快速轉變戰略節奏,從進攻戰切換為防御戰。對內,與競爭對手良性競爭,共同做大品類,收獲更多行業紅利;對外,積極構筑企業護城河,抵御新進入者或替代品的威脅,以鞏固取得的階段性勝利成果。
五大防御戰
1、成本防御戰
低價不能構筑防御工事,低成本才能,總成本領先是企業的第一防護墻。總成本領先建立在企業構建的一套環環相扣,相互增強的經營活動之上,獲得對競爭對手的成本優勢,建立一種不敗的競爭優勢。
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不僅可以攤低企業邊際成本,領導企業更可以利用規模優勢,用大規模采購獲得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實現總成本的領先的優勢。
比如說蜜雪冰城有2萬多家門店;正大新排有1萬家門店;當它的門店到一定的規模之后,大規模的采購就能對上游供應商有更高的議價權,從而實現總成本領先。
經驗曲線
經驗曲線是成本防御戰的主要動力。領導企業隨著經驗的逐步積累,產品的持續迭代改良,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開始下降,利潤大幅度增加。
轉換成本
客戶轉換成本越高,領導企業的競爭優勢越大,從而事實上形成了顧客對領導企業的依賴性忠誠。
轉換成本可以歸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是時間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學習成本、時間成本、精力成本等;
第二類是金錢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利益損失成本、金錢損失成本等;
第三類是情感上的轉換成本,包括品牌偏好損失成本,人脈關系損失成本等。
2、心智防御戰
在大競爭時代,企業勝出的關鍵在于能否壟斷顧客的心智,從而贏得顧客的優先選擇。
代言品類
消費者用品類思考,用品牌來表達。當消費者對某個品類有需求時,首先想到你的品牌,那么你的品牌,就成為一個強勢的品牌了。
品牌能否代言品類,要看在是否在消費者心智中占據品類關鍵詞,占據的詞越大,占據的市場也越大,斯立安占據葉酸、王老吉占據怕上火、麥肯錫占據戰略咨詢,阿里巴巴占據電子商務、騰訊占據社交。品牌只有成為品類代表,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壟斷地位,壟斷一個詞, 壟斷一個位置,一詞定心智,就能抵御住競爭對手的進攻。
代言特性
特性是品類最本質、最典型的特征,也是消費者選擇某一個品類的理由。每個品類,都有幾個關鍵的特性,占領了某一特性,就能有效對接消費者的需求。
如汽車行業的寶馬占據了“駕駛”特性,奔馳占據了“尊貴”特性,沃爾沃占據了“安全”,豐田占據了“穩定”,法拉利占據了“速度”。
注冊心智資產
商標,在工商局完成注冊,品牌,在消費者心智中完成注冊。品牌必須占據消費者心智中的最優位置,形成認知優勢,成為心智資產。認知一旦形成,也就等同于完成了品牌的心智預售,實現指名購買。
3、技術防御戰
創新
技術創新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重要,但是當技術創新帶來的先發優勢影響了競爭格局和產業結構時,它就舉足輕重了,能抵御后來者的進入。
專利
專利是一家企業擁有別人無法復制的技術,是行業的制高點,可以使企業在市場中獲得強大競爭力,也是眾多擁有壟斷地位的公司,其競爭壁壘的主要來源。
通常在制藥、科技等行業應用比較廣泛,如著名的抗癌神藥格列衛是瑞士諾華集團的專利藥, 英特爾憑借X86架構專利獲得壟斷地位。
標準
技術領導者可以給技術或其他相關活動定義標準,迫使后來者采納這些標準。而這些標準會使企業的地位更持久。
4、渠道防御戰
渠道是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是領導企業打防御戰的關鍵,誰能占據更多優質貨架資源,幫助品牌更快速的觸達潛在消費者,誰對渠道的把控力就最強,就能擁有市場話語權。
領導企業要建立經銷商聯盟,打造利益共同體,形成渠道深度滲透及強大渠道賦能,幫助渠道商服務好客戶,形成渠道攻城略地的能力。
渠道利益共同體解決渠道商愿意替我們賣的問題,通過最大限度的整合渠道商的資源,幫助品牌占據最優質貨架資源,從而在渠道端抵御競爭對手的攻擊。
5、模式防御戰
商業的本質,是交易,拿我的東西,換你的東西。而交易的本質,是價值交換,商業模式,是利益相關者價值交換的交易結構,也是打造企業盈利可持續、成長可持續的價值閉環,具備價值閉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可持續增長的防御壁壘。
以用戶為核心,用價值主張連接用戶與資源,建立起內部有效資源和外部合作生態,由資源端形成產品服務,再通過用戶端產生收入形成現金流,形成持續的價值創造、價值傳遞和價值獲取,形成價值閉環,從而在模式端抵御競爭對手的攻擊。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超級品牌研究院?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