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不同的商業體之間混搭有競爭力的方法。在商業大競爭時代,能夠脫穎而出的,物種生存學。”
香奈兒為什么要在超市做“show”?
故宮里的文創御貓為何這么受年輕人歡迎?
New Balance 的運動鞋為何會擺放在“711”一樣的便利店貨架?
……
這一系列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兩個東西,怎么混搭在一起了?
中國網++創新中國直播分享第五期實況,妙創意總裁、主智醫師蘇然 為你一一揭開答案。
01
—
大放異彩的市場營銷時代
1.外功半場
①賣點時代:關注產品。
美國50-60年,達彼思廣告的董事長羅瑟·瑞夫斯提出了著名的USP理論,獨特的銷售主張。
▲ 羅瑟·瑞夫斯
經典案例:漢堡王——雙手捧的漢堡。
突出漢堡的賣點,就是“足夠大”,同樣的價格,可以吃得更飽。
我國80-90年代,USP盛行。
產品不多,有利益點就能脫穎而出。
經典案例:農夫山泉——有點甜。
②競爭時代:關注人。
1970年代,歷經黃金般的50、60年代之后,美國經濟突然掉頭直下,再次出現經濟危機。企業破產倒閉,震驚了從黃金時代過來的美國人。所以還研究了產品和用戶的需求。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事。
▲ 從關注產品到關注人的變化
2.內功半場
現在,我們身處紅海時代,市場上產品非常豐富,競爭異常激烈。
中國互聯網發展太快,場景被切碎了,迎來碎片化場景時代,千人千面,標簽化群落。
碎片化場景時代,產生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很難像之前一樣做準確的定位,打動所有人,覆蓋所有人。
創新,產品的創新,去贏得市場,是新的機會。
典型的案例:每日堅果
微創,“小手術、大創新”的混搭學,是傻瓜版的方法論。簡單、傻瓜式,不需要大手術的微創形式。改造產品的場景,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理念。
02
—
混搭=微創?
90后為代表的年輕人的主流消費觀:
①賣點免疫
②定位免疫
年輕人不喝茶,覺得奶茶特別俗。中國的芝士消費非常高,是一個巨大的紅利。芝士消費的市場非常大。
有個年輕人,首次在茶上加了一個奶蓋,用茶混搭了芝士,建立了一種新鮮的品茶方法。混搭出來的口感,分前調、中調、后調。這個品牌一下子打通了茶和芝士兩條線,跟上了芝士消費的潮流,口感西式,非常受年輕人喜歡。茶的品類,混搭了香水的概念。
這個品牌估值近百億,就是喜茶。
喜茶并沒有大的創新,只是做了混搭的微創。
混搭為什么會成功?
新東方的微創新,在枯燥的英語學習中混搭了娛樂化的方式,融合了段子、相聲,讓老師像脫口秀演員。
教學管理上也進行了微創新。以投票形式,讓學生選擇老師,通過混搭的方式,形成新東方自己的方式。
微創新=混搭學?
微創新,可以從混搭學開始。
商業的本質:一個好的混搭,成本降低,效益提升,客單價會漲,產生差異化。
混搭完的產品,成為唯一,唯一就有定價權。
一個火鍋店的混搭故事
一個北京銅鍋涮肉店,跟別人一樣,沒有錢,也沒有推廣能力,鍋還壞了,需要去翻新鍍膜。翻新鍍膜可以鍍圖案,但是有些小貴,要5000元,但是鍍膜完,這家店竟然成了當地最知名的網紅店。這個店主到底混搭了什么?
生意越做越好,銅鍋店的老板想把之前那批沒有特色的銅鍋給處理掉。隔壁做奶茶的店老板看到了,然后他靈機一動給買了下來。也混搭了一下。火鍋+奶茶=?
混搭學的方法:營銷模式、商業模式等,都可以混搭。栗子1:New Balance快閃店,將運動鞋擺放在711便利店的貨架上,混搭了711的風格。
栗子2:可以吃的口紅將巧克力與口紅混搭,每支售價9元,可用來引流,瘋傳的幾率很高。
03
—
混搭思維:吸引力就是爆品力
氣味圖書館,以圖書館的形式賣香水,收集味道的公司。每一款產品也都融合了混搭的風格,比如大白兔身體乳。
混搭后產品的新鮮感和持續性如何共存?
這個要分場景。只有新鮮感的混搭產品,必然不可持久。
網紅產品的生命周期是非常短的,但好的混搭產品生命周期可以不斷延長。
舉個典型的栗子,老北京雞肉卷。肯德基混搭了旁邊全聚德的產品,標準化生產了老北京雞肉卷,完成了肯德基的本地化,生命周期也非常長。
再舉個栗子,公仔+四件套=?
吸引力就是爆品力。
▲?香奈兒超市show
奢侈品使用混搭學方法論。混搭學,包含吸引力、成交力、成本力、傳播力、溢價力、文案力、動銷力、顏值力、競爭力等內容。
混搭思維來源于互聯網思維——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來買單。
互聯網鼻祖雅虎,開創了免費的混搭式互聯網模式,融合了免費的入口、共享的裂變、盈利的混搭。在今天,雅虎變成了今日頭條,變成了微信,變成了抖音。從不同的商業體之間混搭有競爭力的方法。在商業大競爭時代,能夠脫穎而出的,物種生存學。
作者?| 小善 ;視覺?| 最硬核的設計海偉老師;來源?| 有趣有深度的·善緣街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