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讀消費內循環
消費內循環來源于經濟大循環的提出,未來國內消費將會逐漸出現繁榮景象。政策支持暢通國內經濟內循環,擴大內需和刺激國內消費,實現生產到消費的大循環。
從上個世紀70年代末開始,國家大力支持生產和出口。而出口占據了商業發展的重點。國內勞動力充足,工業生產效率和質量都刺激了國際生產需求旺盛。出口、投資成為國內生產和商業貿易的主要經濟方式,“世界工廠”由此形成。但落后的生產力卻跟不上國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因此,消費力卻受著各種原因發展相對較弱。
近幾年,國際國內市場各個要素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市場資源動能由國際向國內延伸,居民消費內需不斷被激活和釋放出強盛的勢頭,逐漸呈現出國內大循環。預計未來國內將成為世界一大消費市場,內需將成為國內經濟增長和品牌營銷的重要驅動因素。因此,經濟內循環大環境下,消費內循環將持續擴大。

二、品牌營銷:促消費
據悉,2020上半年網上商品和服務增速明顯,下半年社區零售和其他消費品也逐漸迎來提升。不過,網絡實體零售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各種大宗汽車、房子等消費也在下半年迎來增長。其中,2020年7月份單位汽車零售同比增長超過12個百分點,增速明顯。
從整體上看,經歷了這種戰役,國內消費仍然需要繼續加大各種力度促進消費。這對品牌營銷提出了更高的營銷要求。擴大內循環政策環境利好,品牌有了更多施展營銷、促進消費的機會。因此,品牌需要發現、分析和解決市場顯性和隱性的消費痛點。
消費者追求國外品牌,不斷尋找代購、免稅店等獲得國際產品的渠道,使得國內消費外流。從側面反映了國內品牌質量、安全性方面是阻礙國民消費自主品牌的重要因素。對此,國內品牌產品營銷上,需要把生產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作為宗旨,盡可能滿足質量苛求消費者的需求,擴大內需。
三四線及以下城市人口基數龐大,整體經濟向好發展同時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在未來,這部分人群消費者將繼續成為品牌營銷升級的關鍵。各線交通設施完善,聯系逐漸密切,促進營銷渠道效率的提升。在大環境利好的各種因素下,品牌營銷將重點放在三線以下城市是將來長時間的消費驅動重點。
國內自主品牌逐漸興起并獲得了年輕一代消費者的熱捧。國潮風興起也是消費者對自主品牌認可的開端。因此,品牌需要做好刺激消費的營銷工作,如發揮品牌自傳播屬性,建立社交貨幣品牌。加大能夠為用戶分享品牌產品的各種素材,比如品牌線上店鋪的主頁、詳情頁要做到符合品牌調性同時又有分享的內容,再到收到快遞開箱、開啟商品包裝再到使用的整個過程都是可以建立分享觸點的地方,提高各個細節的分享欲望,讓消費者有內容可傳,從而提高消費。

三、暢通消費需求
暢通消費內循環,優化市場供給、大力創造自主品牌是推動消費需求的基礎方向。刺激消費需求,國產品牌“國潮”是對文化和國家品牌的認同,是一種目前相對成功的營銷方向。不過,消費愿望和需求依然是品牌營銷的關鍵。
創造消費需求,是品牌擴大內需的方向之一。目前市場上的部分社交app就是被創造和挖掘的需求,滿足消費者對于網絡社交的需求。接著,品牌廣告營銷需要充分利用互聯大數據和人腦本能的智慧,充分發揮廣告刺激消費的特點。只有融入消費習,潛移默化成為消費者首先聯想到的廣告才是好的廣告。最后,除了刺激消費者購買,存量時代下,留住消費者再次購買是關鍵。體驗式消費是品牌營銷的方式之一。大部分消費者注重消費體驗,不好的消費消費體驗如服務不周到、信任問題等都會成為阻礙再次消費的因素。因此,建立必要的品牌社群、消費社群是維系和加強消費者信任的方式之一。
小結:消費內循環是大勢所趨,也是品牌擴大消費的機遇。品牌必須緊跟消費潮流,深刻洞察消費內在和外在需求,更新營銷模式,適應消費大勢。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