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盡量不要降預算
接下來咱們看一下提預算該怎么提。在說怎么提預算之前,咱們先回答一個靈魂拷問:提預算真的能促進消費嗎?
但如果這個人最近腸胃不好、不想吃飯,那你給他準備1碗飯還是10碗飯,他都不會吃。
預算會影響計劃的消費能力,有可能讓一個原本只能吃3碗飯的人實際吃了4碗飯;
有1個組里只有1條計劃,這條計劃計劃預算沒做限制、用組預算限制的,初始組預算是1萬元,到21點,把1萬的預算全部花完了;21:02把組預算從1萬放到不限,單小時消費從700提到了1萬6,提升了20倍,這是非常典型的,消費能力>預算的時候,提升預算對促進消費的影響立竿見影;
|
操作后 |
|
修改預算方式: 按日預算-> 不限
刪除預算:10000.0 |

操作時間 | 操作后 |
2020-01-11 19:26:47 | 修改預算:3000.0 -> 30000.0 |
還有一個居中的例子,時間略有點久了,是18年的一條計劃,也比較典型,我覺得可以把它認為是“預算影響了消費能力”的吧。原本這條計劃30號(星期五)的消費速度和29號(星期四)差不多,30號18:57提升預算之后,它的單小時消費從上一個小時的478提升到了1058,之后幾個小時的消費也一直明顯高于前一天,數據差異還比較明顯。
|
操作對象名稱 | 操作后 |
2018-03-30 18:57:58 | 地圖山 | 修改預算:50000.0 -> 1000000.0 |

Q:所以提預算真的能促進消費嗎?
A:能。
在計劃本身消費能力很強的時候很明顯,在計劃本身花不動錢的時候影響不明顯。提預算也能影響計劃的消費能力。所以,優化師可以把提預算當做促進消費的調整思路。
三、什么時候放預算比較合適

假設一條計劃積累了一定的轉化數、并且轉化成本符合要求,那么我們什么時候給它放預算呢?我們具體來討論一下。
理想的情況下有2種說法:1是提前放預算,30%消耗的時候就可以放;2是保守一點,70%以上消耗的時候再放,等到系統出現“預算不足”的提示的時候再放;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更普遍,算第3種情況:是發現的時候計劃已經撞預算很久了,或者客觀條件限制,必須要等到第二天、看到隔日的數據之后才能放。比如考核次留,要到第三天才能看見完整的次留數據,前兩天都沒法放。
一般來說呢,我們認為放預算是要及時的,像我們反復說過的,流量是一桿一桿的,趕上爆量的時候趕緊放預算,能讓計劃多花點錢,這也是賬戶能不能做起來的關鍵操作。所以在希望提量的時候,盡量多看看賬戶,起碼1個小時看一次,看有計劃快撞線了,就趕緊把預算放開(不著急提量,就不用看這么勤);對“及時”的參考是:最遲是預算花光后的2小時以內。
至于像考核次留這種沒辦法實時看到目標成本的情況,我看到比較機智的做法是:根據當天用戶實時行為,例如用戶在App里的停留時長等來推斷一下次留的表現。如果能有一定把握、次留還不錯的話,就可以先放一波。這個是很有利于提量的。
所以,對于第3種情況:如果你不著急提量,那么計劃撞預算很久再放預算也沒關系,第二天、甚至第三天再提預算也沒問題,不一定會放不出去;但如果你在花錢花的很快的當下就提預算,那么放量成功的概率會更大,著急提量的話為此多盯盯賬戶值得;如果因為客觀情況沒辦法直接看到實時的目標成本,如果能做個推斷,在比較有把握的時候提量,那么也能增加放量成功的概率。
然后我們再討論,假設你就眼睛盯著賬戶,你看到一條計劃花了60%的預算了,這時候你要馬上放預算還是等它花到預算了、再放預算呢?
大部分情況下已經積累一些轉化,可以確定成本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就可以放了。只消費了預算的10%也可以放。但也有朋友說,這么搞計劃容易跑崩,后端成本就飛了,那也可以等到花到預算80%、甚至100%之后再放。這個看大家具體的賬戶了。如果你做一個產品、試了2、3條計劃之后發現這樣容易崩,那就保守一點,等快撞線的時候再放預算吧。
Ps:還有一種說法是在計劃不投的時候調預算,比如計劃8:00-24:00投放,那就在夜間調預算,也是為了跑的穩一點。
最后總結幾個觀點:
1、預算最根本的作用是限制消費,廣告主要求每天花3千塊錢,那么就不要花超,這是廣告主“活著”的問題;那些調整的技巧都是對賬戶“好不好”的問題,廣告主“活著”的重要性遠大于賬戶“好不好”,“活著”的重要性占到80%以上吧;
2、理想的情況下媒體分量最好像“水龍頭”,預算是水龍頭的開關,擰開開關、水就能穩定、均勻地流出來;實際上媒體分量像“呲水槍”,一桿一桿的,不均勻、也不那么穩定;這是我們所說的預算相關技巧的癥結:有時候需要設置虛高的預算來增加拿量的機會;還需要緊盯賬戶以防放預算不及時、導致錯過爆量的好時機;
3、但這些技巧主要適用于“我有很多錢、我想盡快花出去”,如果你是日預算1萬以內的廣告主,那么就簡單多了,你只要記住幾句話:
①在“賬戶日預算”的位置牢牢地設置好你預算的上限,寧可少設、不要多設;
②新計劃小預算測試,預算快撞線的時候看成本,成本OK就放預算,成本高就隔一天再看或者關停;
③如果你精力有限,一天看2~3回賬戶就行了,預算撞線、第二天再放也來得及,不用那么在意“及時”的問題。
優化總結:
? 賬戶操作可以分為正向操作和負向操作,正向操作有利于多花錢,負向行為不利于花錢,典型的表現是頻繁調整時段、同一條計劃反復開關、降出價、降預算,我們要盡量避免負向操作;
??提預算真的能促進消費嗎?能,但是針對不能消費能力的計劃,效果明顯程度不同。
以上為本次分享,作者寧阿姨,優化界中的技術流。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