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強? ? ?來源 | 首席品牌觀察
年輕人還愛吃鴨脖嗎?
去年口罩陰霾籠罩,鹵味巨頭們的日子都不太好過,于是年輕人不愛吃鴨脖了”“吃不起鴨脖”等等此類的吶喊,一時之間頻頻登上熱搜。
有意思的是,近日“三大鴨王”之一 的周黑鴨發布了業績公告,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營收14.15億元,同比增長19.8%;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大增453.6%。
?? 圖源:周黑鴨官微
從“鴨王”一掃此前陰霾,實現業績大翻身的情況來看,現在還說年輕人不愛吃鴨脖了,這顯然值得商榷。
那么,周黑鴨這次能夠“逆襲”,又靠的是什么呢?
“鴨王”又行了
2023年一開年,“鴨王”周黑鴨就因為“業績變臉”登上了熱搜。
關注之下,不少人翻看到它的公告——預期2022年凈利潤不少于2000萬元,而上年同期凈利潤為3.42億元,同比下滑超94%,都驚嘆果然夠慘。
一時間,于是線上線下都響起了“唱衰”周黑鴨的聲音,甚至就連賣鴨脖這門生意,都連帶著被不看好。
不過如果稍稍深入就會發現,其實業績出現驟降的并不止周黑鴨一個,另外兩個鹵味巨頭——絕味和煌上煌,同樣出現了“利潤暴降”的情況。
數據顯示,2022年,絕味實現營業收入66.23億元,同比增長1.13%;實現歸母凈利潤2.33億元,同比下降76.29%。
?? 圖源:絕味鴨脖微博
煌上煌亦是如此,2022年,其實現營業總收入僅19.537億元,同比下降16.46%;同期凈利潤更是只有3081.62萬元,同比大降了78.69%。
作為鹵味市場的“三大鴨王”,周黑鴨、絕味、煌上煌的利潤齊齊下跌,顯然也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樣的局面呢?
答案,其實從三家的公告中也能找到。就拿周黑鴨來說,它給出的解釋是,2022年國內疫情反復,消費客流驟降,以及部分門店出現了暫停營業的情況。
大家應該對西貝老總賈國龍哭窮,老鄉雞創始人束從軒手撕員工聯名信這些熱搜應該都還有印象,實際上這兩家也只是眾多深受影響中的企業中的兩個縮影。
對于依賴線下經營的餐飲、零售行業來說,過去三年,確實是一個不穩定的市場,而且在這期間,原材料價格上漲也導致“三大鴨王”的成本直接被抬升。
所以多重壓力之下,整體性的下滑就出現了。更何況“三大鴨王”正是鹵味市場的扛把子,受到的影響和關注自然就會高于那些小品牌、夫妻店等等。
?? 圖源:周黑鴨官微
如果以過去三年的情況來判斷周黑鴨們賣不動了,顯然并不客觀。
就像今年上半年,隨著復蘇逐步走向正軌,不止是周黑鴨實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雙正向增長,絕味、煌上煌同樣都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所以透過周黑鴨們的業績來看,顯然鴨脖并沒有賣不動。
增長從哪里來
實際上除了大環境整體向好之外,不管是周黑鴨,還是絕味和煌上煌,其實都沒停止對市場的探索。
就像周黑鴨,這次之所以能夠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雙正增長,多管齊下、主動出擊,同樣都功不可沒。
例如品牌的年輕化,繼21年與肯德基第一次進行聯名后,去年11月份雙方又進行了第二次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合作不光內容的深度提高了,同時在可玩性和趣味性上也變得更加豐富。
?? 圖源:周黑鴨官微
除了限時推出聯名款產品之外,還針對年輕人上線了一支趣味短片,歡快的舞蹈,配合魔性的劇情,給不少網友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調動年輕人的參與積極性,肯德基還聯合周黑鴨推出了微信小程序游戲——來找我鴨,讓消費者又吃又看又玩,遠比單純的產品營銷效果更加豐滿。
當然作為一個主打嘴上消費的品牌,周黑鴨也沒少在口味和產品上下功夫。
比如在口味上,不光針對不太能吃辣的消費者推出了微辣系列,還帶來了一嗦便能脫殼的小龍蝦蝦球,解決了年輕人想吃蝦又怕麻煩的苦惱。
也不止是小龍蝦,實際上最近這兩三年,周黑鴨還開始了更多非鴨品類的嘗試。
比如2020年就推出了20多款新品,2021年又打出了“虎皮鳳爪”等網紅爆款,以及“五香”、“寶藏山胡椒”全新口味等等。
當然,除了新品和新口味之外,周黑鴨還有拿出了一個誠意且勁爆的殺手锏——9.9元解饞引流系列單品。
?? 圖源:周黑鴨官微
過去不少消費者囿于周黑鴨“鴨脖界的愛馬仕”的稱號,不敢輕易嘗試,如今有了9.9元吃周黑鴨的優惠,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試錯”成本。
事實也確實如此,數據顯示,9.9元小雞腿上市兩個月,總銷量就突破了96萬盒。
所以綜合這一些列舉措來看,周黑鴨業績、凈利潤的雙雙大增,其實也正是從年輕人的消費特性、消費興趣出發,自然而然的結果。
怎么打贏后市
不同于絕味、煌上煌的平價策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周黑鴨一直堅持的都是走高端化。
正因為如此所以,所以這就讓周黑鴨被冠上“鴨中愛馬仕”稱號的同時,也天然的讓一部分消費者很難跟其拉近關系。
而且為了穩住高端形象,過去挺長一段時間內,周黑鴨對待加盟也不怎么感興趣,甚至是充滿了敵視。
這些策略主導之下,所以在煌上煌和絕味的門店數量都在加速狂飆時,周黑鴨的步子就尤為顯得邁得太慢。
?? 圖源:絕味鴨脖微博
不過慶幸的是,如今這兩個困擾它向前突破的障礙,已經引起了周黑鴨的警惕。
就拿拓店來說,周黑鴨此前曾定下2023年新開1000家門店的目標,而今年上半年則凈新增了546家,照這個速度,年底再增加454家,顯然問題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本營華中地區外,今年上半年周黑鴨在華南、華東、華北和西北市場的門店占比,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為一個依賴線下市場的消費品牌,這對提高品牌的覆蓋,產品的觸達率,無疑有著積極意義。
畢竟消費者多一點接觸實體店的機會,無意識下單的概率就可能越大一點。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盡管周黑鴨推出了9.9元系列,但它的客單價卻并沒有因此而降低。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周黑鴨的客單價為62.01元,均高于2021年的57.80元和2022年上半年的59.13元。
?? 圖源:周黑鴨官微
并且跟絕味和煌上煌相比,也仍然保持著遙遙領先的優勢,而同期,絕味和煌上煌門店的平均客單價則僅在30元左右。
當然,在營收這塊,周黑鴨跟絕味還有不小的差距,所以接下來如何在保持盈利水平的同時,又擴大整體營收,也應是周黑鴨重點思考的方向之一。
盡管眼下在“萬物皆可鹵”的風潮之下,鹵味江湖新玩家不斷涌現,但從市場的大環境來看,鹵味江湖仍有潛力,尤其是佐餐鹵味市場尚有不小的拓展空間。
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2020~2025年佐餐鹵制品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提速至11.4%,到2025年行業規模將達2799億元。
所以在穩住休閑鹵味市場“鴨王”地位的同時,擴大對佐餐鹵味市場的滲透,也不失為一條可能性的探索。
參考資料:
1.時代財經:周黑鴨大翻身,狂賺1個億
2.伯虎財經:周黑鴨賺了一個億,然后呢?
3.財經天下周刊:鹵熟的鴨脖,玩不動資本市場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首席品牌觀察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