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度消費者指數南區執行總監陳牧凡受邀出席FBIF2023食品飲料創新論壇。
圖|陳牧凡于FBIF2023食品飲料創新論壇現場發言
在調味品論壇上,他從三個角度切入,洞察了中國調味品市場的變遷(文末附分享版報告)。以下為本次分享的核心內容:
近三年,調味品家內消費一直處于高位增長態勢,今年第一季度仍有6%的增長。如果拆分月來看,1-2月的增長為6%,到了4月份,增長下滑到1%。在消費者生活回歸常態后,調味品在家消費的發展勢頭也承受了一定的壓力。

在家消費的調味品的品類與餐飲渠道發展非常不一樣。我們看到,消費者基礎最廣的品類還是醬油類,滲透率達到了93%,是幾乎所有家庭必備的品類。

如果分析調味品*、方便食品*、與糧油米面的最新發展,我們發現糧油米面飽腹類增長大幅下滑,方便食品如方便面、速凍食品增長收縮停滯。
第一個還是方便,方便并不是停留在基本便捷訴求上,而是能給消費者帶來愉悅、享受的便捷訴求。
例如,菜譜式調料年銷額增長達到8%。而包裝設計上,比如擠擠瓶蠔油,年銷額增長率超100%,都反映了消費者愿意為便利買單。
第二個是新的健康趨勢,我們看到零添加醬油、薄鹽醬油或零脂的西式醬料,都是雙位數甚至接近五成的增長,這突出了在個位數增長的調味品市場中比較顯著的功能消費需求。
我們也在調味品市場的消費趨勢里,看到了一人食和精細化的發展前景。
如果我們把人群分成四類家庭,即年輕無孩家庭、有孩子的家庭、成年家庭(全部的成員都是18歲以上)、以及空巢中老年家庭, 可以明顯觀察到他們對調味品購買行為的明顯差異。

相較于其他家庭類型,年輕無孩家庭對調味品消費頻次非常低,但比較愿意去買一些高單價的產品。有孩家庭購買調味品的量相對于其他家庭要大。成年或者中老年的庭比較愿意多次去夠買。??
對于中流砥柱之一,有孩子的家庭,核心關鍵詞是健康。在延續偏好酸甜口味醬料的同時,他們更關注與健康強關聯的細分品類。低鹽無添加的醬油,低卡無添加沙拉或者醬汁,在這類人群都呈現雙位數的銷額增長。
中老年家庭對飲食熱情不減,傳統和嘗鮮兩手抓。他們對芝麻油、味精傾向性高,同時也是新品類的重要貢獻推手。例如,菜譜式調料在這類群體的增長超30%,功能醬油、海鮮醬油也都是有雙位數的增長。
三、渠道機遇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調味品渠道變遷,就是“近場業態賦能本地生活,將便捷帶進千家萬戶。”
如果把即時零售分成社區團購、綜合性橫向平臺、前置倉、線下零售商自營等不同業務模式,我們可以看到調味品在社區團購的比重非常高。
社區團購本身也是一個生鮮占優的渠道,這跟調味品有很好的互補作用。這也是消費者對“方便”需求的數字化體現。
此外,興趣電商也為調味品提供了很大增長空間。其本地生活業務的開拓,也給調味品提供了另一個拓延渠道的機會。未來消費者買調味品的時候,打開手機看到本地生活,可以有很豐富的選擇去滿足味蕾需求,而不再是面對單一的貨架。
在線下渠道,調味品的增長還是以小超市和便利店為主。雖然大型渠道的發展在衰退,大賣場中的會員店是值得關注的。會員店中一些核心的品類發展勢頭喜人。例如像醬油、中式醬,還有菜譜式調料,非常好地滿足中產消費者的需求。

線下另一類值得關注的業態是食雜店。過去一年調味品在食雜店的增長非常顯著,也是因為食雜店滿足了消費者對近場化的需求。
方便食品包括:速凍食品/方便面/速食湯/香腸/漢堡/面包等。
來源:?徐旻迪 凱度消費者指數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凱度消費者指數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