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模型的快速發展,chatgpt等大數據模型也紛紛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大數據模型以其高效的數據收集整合能力與便捷的使用方式逐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占據一席之地,人們開始使用大數據模型以完成相關的任務,包括產品營銷。Gpt所帶來著的工具改革將會給產品營銷包括營銷崗位,營銷模式等一系列營銷過程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本文將從營銷史與產品營銷的特點的角度出發對GPT時代下產品營銷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以期為時代變革下產品營銷的發展方向做出一定的貢獻。

營銷史的起源追溯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彼時企業所關注的主要問題便是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蒸汽機的發明與資本主義現代工廠制的形成使得產品的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而市場營銷理論的誕生便是為了解決如何將提高了生產效率的產品,更高效率地銷售出去。
在蒸汽工業文明時期,技術對于營銷的影響不太明顯。但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也就是電氣時代,技術的革新開始對市場營銷產生影響。電報、電視等一系列的電子技術的發展將新的營銷形式帶入到日常的營銷過程之中,企業得到了更多能夠觸達消費者的方式。產品除了擺在櫥柜里等著別人來挑選,也可以通過營銷人員上門、電話等不同的方式將產品推銷出去。但在那個時期,技術只是增加了營銷的渠道,而在營銷決策的過程中,人的主觀意志仍然占據主導地位。

而在互聯網時代到來時,技術便不再只是一個渠道,而成為了營銷人員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互聯網的便捷化與地域模糊化使得產品的營銷路徑直接縮短到買賣雙方,數據成為了營銷人員用以判斷消費者購買意愿的工具。營銷人員通過大量的數據進行分析判斷,形成用戶畫像,針對目標用戶設計采用精準化與個性化的營銷手段,使得產品得以有效地銷售,并不斷地將流量轉化為工業互聯網時代。
Open AI的推出顛覆了現有的營銷環境與營銷現狀,無論是否與互聯網相關的企業都紛紛開始分出資金投入到大數據模型的研究中。2023年3月16日,百度正式發布預訓練、生成式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在生態合作方面,已經有650家公司接入文心生態,未來商業的應用機會廣泛。而阿里巴巴、騰訊等一系列科技型企業也基于其原有的大數據模型基礎,加大在生成式AI的投入。

為什么大數據模型會引起各大企業的重視?
究其原因,離不開新技術對于營銷的重要影響。據Donna L. Hoffman 2022年在頂刊 Journal of Marketing中發表的文章,闡釋了新技術對企業營銷的影響:新技術支持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的新形式的互動;提供支持新分析方法的新型數據;帶來新的營銷創新;推動新的戰略營銷框架的建立。因此,基于此理論,接下來將從上述文章前三個理論對大數據模型影響產品營銷的路徑進行預測。
大數據模型支持消費者與企業之間的新形式的互動。消費者與企業之間原有的互動無非是智能客服與人工客服,大數據模型可訓練的特點使得其在智能化上比智能客服更具有優勢與更人性化。固定而不受主觀情緒影響的、經過有效訓練的大數據模型能夠快速地對智能客服進行等效替換,并在服務過程中不斷迭代訓練,而不需要原來的產運側對智能客服的語料庫不斷進行反復優化才能獲得相對較好的成果。
大數據模型將提供新分析方法的新型數據。在Donna的文章中引用了Daviet, Nave, and Wind (2022)描繪的一個未來圖像,消費者可能會同意使用他們的基因數據,來改進客戶定位,幫助開發新產品。雖然大數據模型與基因數據仍有一定的差距,但其迭代的形式與人類的進化過程事實上是類似的,而在大數據模型的訓練中,加入不同人的個性化語言、個性化需求,從而訓練出具備企業特點的大數據模型用在營銷過程中,以提高消費者的品牌記憶點,是一個可行且有效的新型數據方向。
大數據模型將帶來全新的營銷創新。大數據模型憑借其快速的信息收集能力,能夠在短時間里收集到大量的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百度針對B端用戶推出的“文心千帆”便計劃朝著這樣的能力進行迭代發展。這意味著未來在營銷決策上,大數據模型將會發揮比智能AI預測更具準確性的作用。經過訓練的大數據模型在營銷決策上能夠一定程度上取代風險分析師與決策者,通過訓練好的價值取向與數據分析能力,做出更益于企業發展的營銷計劃。
綜上所述,大數據模型將對企業的產品營銷產生重大的影響。其在企業側的產品營銷影響將會推動企業新一輪的技術革命與服務革命,以求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提高其營銷決策的科技占比與有效性。縱使當前大數據模型的應用仍處于開發階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其對產品營銷的影響將是深遠而持久的。
結語:
本文通過對科技對營銷史的影響與當前營銷學術界的研究,對未來GPT時代下產品的營銷發展趨勢進行一定的預測。本文預測著重從企業側對趨勢進行預測,在消費者側有所局限。因此在未來的研究方向上可著重從大數據模型對消費者所產生的影響進行預測,以達到更好地為營銷人員提供大數據模型的使用方向,推動企業產品營銷決策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
引用文獻:
【1】Hoffman, D. L., Moreau, C. P., Stremersch, S., & Wedel, M. (2022). The Rise of New Technologies in Marketing: A Framework and Outlook. Journal of Marketing, 86(1), 1–6.?https://doi.org/10.1177/00222429211061636
【2】Daviet, Remi, Gideon Nave, and Jerry Wind (2022), “Genetic Data: Potential Uses and Misuses in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86 (1), 7–26.
(本文圖片均源自互聯網)
作者:鄔舜宇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鄔舜宇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