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處在一個數字世界,數字世界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究竟有何不同?
數字世界是現實世界的映射,反映的是人的精神世界。現實世界是物理的,可以觸摸,有實感的,而數字世界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頭腦中創造出來的精神家園。
大家對這個模型可能都比較熟悉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在底層需求被滿足的時候,人類對頂層的情感,尊重和自我實現需求會不斷增加,數字世界正是在社會高速發展,社會物質充裕到一定程度的情況下衍生出來的由人類精神需求組成的生態部落。
那你可能會問,這些精神需求一定要去數字世界獲得嗎?為什么現實世界就不能滿足這些精神需求呢?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并不沖突,正相反,數字世界是依附于現實世界之上的。
現實世界有秩序,有壓力,有邊界,有法規和道德的嚴格約束。所以現實世界可以井然有序地維持著它固有的形態并向前發展。與此同時,人類也需要一個精神出口去釋放情感,壓力,維持著精神的愉悅,而“數智化”的發展讓人類在數字世界滿足其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得到實現的可能性。
數字世界呈現以下幾個典型特征:
這里的無邊界和開放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開放,但是相比較現實世界,數字世界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和邊界,給予更多可能性和自由,它撕掉現實生活的種種標簽,讓自由平等的精神找到棲息地。
弗洛伊德的大部分觀點與思想都被現代心理學所擯棄了,“本我、自我、超我”幾乎是唯一沿用至今的理論,這個模型放在今天數字世界的討論中我認為是很有意義的。
數字世界的到來意味著人類可以通過這個世界實現充分的精神自由和自我重塑,由本我向那個“超我”邁進,就像理想國一樣,實現真正的蛻變,現實世界的身份,血統,地位都不重要,而精神的自由是終極的自由。
隨著5G,AI等新技術領域的飛速發展,尤其最近的ChatGPT全民熱議,數字技術對于經濟的推動再上一層臺階,可以說,ChatGPT是近十年科技的最重大突破,它的歷史意義遠超之前任何一次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這正是印證了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社會,社會形態全面數字化。
一方面,人與人之間信息交互的方式全面數字化,內容數字化,消費者線上線下一體化全域體驗效率顯著提升。工業4.0, 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大數據算法科學正在深刻地改變著企業與人,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直接帶來的結果就是溝通效率,商品銷售效率,消費者購買效率因為數據的加持,機器對個人不同特點的理解能力和處理能力更強,觸達方式更加精準而由此全方位地提升。
另一方面,企業和人的表現形式發生變化,企業和個人的創新能力在數字世界里獲得前 所未有的迸發,帶來無限想象空間。
數字營銷,先數字,后營銷。

01 品效協同是“數字營銷”的絕佳詮釋
我在我的第一本書《增長法則》里提到的“品效協同”,本能的要求是將“品牌”置入效果營銷的底層系統,作為底層操作系統支撐起營銷效果,“品牌”是消費者情感的表達,認同某個品牌代表消費者能與品牌基因,品牌精神產生共鳴,所以的品牌營銷和效果營銷的基礎一定是這個,嘗試與用戶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去共鳴,抓到這個微妙的點。
02 營銷形式的數字化,始終要以“品牌營銷”作為底層邏輯
我們在系列1文章中提到的種種營銷形式的數字化是當今數字營銷的主流表達方式,品牌營銷是數字世界營銷體系的底層邏輯,無論人的需求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他們在精神層面的終極需求是不會變的,營銷是關于研究人性的學科,與心理學本質是相通的,營銷形式的數字化也不能以短期的營銷效果作為主要的衡量標準,而應該去關注品牌的長期健康發展,滿足用戶精神需求和情感體驗的能力。
03 數字世界將每個個體個性化的需求放在營銷首位
人類精神世界豐富多彩,Z時代的年輕人熱衷于自我表達,個性化的釋放,他們無拘無束,向往自由,時代給予他們充分享受自由和表達自我的可能。個性化營銷是數字營銷繞不開的話題,數字世界滋生不了為大而全,滿足用戶普遍需求的品牌脫穎而出的土壤,相反的,數字世界給與小而美,滿足部分群體,找準某一賽道的品牌在自有圈層不僅站穩腳跟,且可以實現快速破圈的可能性。
尊重人的個性化需求,激發更高層次的需求,然后用品牌和產品去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實現精神層面的躍升,這大概也是社會發展的進步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