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里面有一個理論叫做漏斗理論,這個漏斗理論講的是什么呢?就是說一個人在網上的消費行為把它變成一種數據的呈現,比如說,打開頁面有多少人,點擊進去有多少人,添加購物車有多少人,支付了有多少人,最終完成的訂單有多少人。
把這些行為的數據整理成圖表的形式,其實就是一個倒三角形的“漏斗”圖。漏斗模型就是把顧客行為的這個路徑一步步的拆解出來,然后作為一個統計數據報表,給到分析人員看看一下,我們的顧客是在哪一個環節是流失的,這就是一個在電商里面比較常用的漏斗理論。那么在電商里比較常用的漏斗理論呢,其實在營銷領域里面的也是同樣成立的,無論是線上的這個電商,還是線下的實體門店,其實本質上都是一種流量漏斗的篩選的一個機制。
我這邊把漏斗模型理論歸納為4個環節:
第1個環節是流量
第2個環節是轉化
第3個環節是復購
第4個環節是裂變
流量
擴大品牌流量入口
我們先來講一講就是流量的問題。那么,幾乎所有的營銷理論其實都逃不開如何獲取流量這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國內比較知名的兩個營銷大師,他們是怎么來理解這個流量的?一個是沖突理論,另一個是傳播理論
我這邊簡單的介紹下這個“沖突理論”,
葉茂中認為營銷的本質是洞察需求,而需求從沖突中來。不能解決沖突,營銷就會越來越難。我們要能夠進入消費者的大腦,制造沖突,滿足需求。人有左腦和右腦,左腦被稱為理性腦,具有理解、分析、判斷的功能;右腦被稱為感性腦,具有想象、創意、靈感等功能。
再進一步分析:左腦追求價格,右腦追求價值;左腦追求健康,右腦追求爽;左腦追求實用,右腦追求藝術。左腦的理性思維,往往會帶來更多的限制和分析。右腦的感性思維,往往會帶來更多的欲望和沖動。產品解決左腦沖突,品牌解決右腦沖突。
下面介紹這個“傳播理論”
華與華有一個理論叫做“播傳”理論,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傳播,更重要的是播傳,設計一句超級話語,能夠讓消費者去“播”,然后“傳”給其他人聽。播傳理論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宣傳口號要通俗易懂,而不是說讓消費者難以記住,要能夠設計一句簡單易懂、朗朗上口的口號能夠讓消費者自主的去傳播,降低品牌的傳播的成本。
轉化
品牌轉化的三大工具
這里的轉化指的就是讓消費者選擇我們,購買我們的產品。那么能夠讓消費者購買我們的條件之一,最主要的內核就是要就是我們的品牌要能夠有獨特的價值主張。所謂獨特的價值主張就是,在消費者面臨的眾多選擇中,我為什么要選擇你?你必須得給出一個強勢的購買理由。
那么轉化這個環節呢,
就是說有這么3種工具可以促成我們的轉化的思維方式。
我先介紹這3個工具的概念,
然后第1個就是UPS理論USP理論(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獨特銷售主張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第2個就是定位理論定位理論,
由美國著名營銷專家艾?里斯(Al Ries)與杰克?特勞特(Jack Trout)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里斯和特勞特認為,定位要從一個產品開始,那產品可能是一種商品、一項服務、一個機構甚至是一個人,也許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你對產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對預期客戶要做的事。換句話說,你要在預期客戶的頭腦里給產品定位,確保產品在預期客戶頭腦里占據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地位。定位理論的核心:“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打造品牌”為中心,以“競爭導向”和“消費者心智”為基本點。
定位理論提出九大差異化方法:
1,成為第一2,擁有特性3,領導地位4,經典5,市場專長6,最受青睞7,制造方法8,新一代產品 9,熱銷
第3個就是品牌形象論
大衛?奧格威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提出的創意觀念,是廣告創意策略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流派。在此策略理論影響下,出現了大量優秀的、成功的廣告。他認為品牌形象不是產品固有的,而是消費者聯系產品的質量、價格、歷史等,此觀念認為每一則廣告都應是對構成整個品牌的長期投資。
因此每一品牌、每一產品都應發展和投射一個形象。形象經由各種不同推廣技術、特別是廣告傳達給顧客及潛在顧客。消費者購買的不止是產品,還購買承諾的物質和心理的利益。根據品牌形象的理論,由于一個產品具有它的品牌形象,消費者所購買的是產品能夠提供的物質利益和心理利益,而不是產品本身。因此,廣告活動應該以樹立和保持品牌形象這種長期投資為基礎。
復購
優化顧客購買的體驗流程
當我們提出了一個強勢的購買理由的時候,讓消費者能夠選擇我們之后,除了這個產品本身的獨特價值之外,我們要在整個消費者的購買路徑上做一個優化。在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的市場競爭市場環境里面,你的產品可能并不比其他的品牌優質多少。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從整個消費的顧客的這個行為的路徑去拆解它,然后在每一個步驟里面給到顧客一個非常良好的體驗感。
這樣的話,我們不僅在產品的本身的給到消費者一個解決方案,而且還在整個消費者購物的流程里面呢,給到一個非常好的體驗感,這樣子的話我們顧客才會優先選擇我們重復的消費。
裂變
設置讓消費者裂變的機制
當顧客認可了我們的這個價值主張,并且我們在整個購物的流程中都非常的滿意的時候,他們本身就可能主動分享給他的朋友、推薦朋友購買,主動的為我們做口碑傳播。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設計一些促成傳播的行為機制,以及裂變朋友購買的機制,讓消費者更容易的傳播,更容易的推薦朋友購買。
比如說,現在的快消品行業幾乎都沒有這樣的傳播、裂變機制,而設計這樣的機制的核心就在于參與感。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