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科特勒先生在《營銷革命5.0》這本書中,全面梳理了營銷從1.0到5.0的演變,前瞻性地預測到了數字化到數智化技術將塑造營銷的新范式。
營銷本質上是一個數據和洞察,科學和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戰略,一個思想,一個企業職能。我們經歷了從數據,到信息,到知識,到洞察,到決策的整個完整的過程,人工智能、XR、元宇宙、NFT等新技術都毫無疑問地增強了我們人類高效營銷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棧能夠幫助我們企業去識別客戶,連接客戶,理解顧客需求,然后去經營顧客和最終高效地交付顧客價值。
以下將圍繞科特勒先生所提出的“營銷革命5.0”,來分享一些在數智時代的營銷新范式。
觀點?01? ?市場總是比市場營銷變化快
首先,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什么是市場營銷?
這個問題常問常新,因為市場永遠比市場營銷變化的要快,市場營銷也要不斷地隨著顧客、技術、社會等等變化而迅速變化。
那么市場營銷是什么?它經歷了一個不斷變化的定義和認知。
傳統的營銷定義是:營銷是銷售團隊、廣告和促銷,以高效的銷售產品為目的的經營理念和企業的經營活動。
更新一些的觀點認為,營銷是為目標市場創造,溝通和傳遞卓越價值。
科特勒先生在2019年對營銷的最新定義是什么呢?叫做“驅動企業良性增長的一系列商業準則”。這個定義就宏大了很多,而且這個定義把營銷和增長掛鉤了。
科特勒先生曾經講過,市場營銷的終極目標是通過交付卓越的價值而創造顧客。市場營銷的本質是圍繞著顧客價值來展開的,因為沒有顧客我們的企業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顧客和顧客價值是科特勒開創的現代營銷體系當中不變的基石。
那么變化的是什么呢?變化的是我們如何去識別、連接和交付顧客價值,策略和方法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今天我們的營銷就要承載著在數智化時代驅動企業、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長的新的使命,這是我們的一個大的背景。
(1) 營銷1.0營銷1.0是什么呢?是以滿足客戶的基礎需求為主,它的特點是大渠道、大傳播、大分銷。這個時代的特征是顧客是過剩的,產品是稀缺的。所以,這個時候產品的功能性,傳播和大分銷的效率決定了企業的成敗。這個時候的營銷特點是什么呢?是以觸達標準化的產品,大規模的制造以降低成本來獲得最廣泛的用戶,所以這是一個大眾營銷的時代,我們把它叫做1.0。
那么,今天這樣的行業還存不存在?仍舊存在,特別是一些新技術,新的跨界式的產品領域,就是產品是稀缺的,顧客在等待新的產品上市。
(2)營銷2.0
在營銷2.0時代,你會發現一個行業如果很賺錢,會有大量的資本、人才進入到這個行業,特別是這個行業的生產設備開始標準化之后,資本會驅動這個行業迅速形成產能過剩,結果導致什么呢?結果就導致了完美競爭和完全競爭。我們生產出來的商品在功能和特征上幾乎是一樣的。
在營銷2.0時代,我們面臨的挑戰是差異化問題,是通過差異化構建獨特性的問題,是通過構建獨特性讓我們的產品成為顧客首選的問題,非常難。
如果你的產品本身很難去差異,即便你去差異化了,在國內,兩周之內就看到仿品了,做一個3C電子產品,三周之內就看到仿品了。
2.0時代的核心問題,是我們怎么用差異化和獨特性應對競爭。而這關鍵在于品牌,我們要用品牌,創造一段和消費者永遠講不完的情感故事,我們要和消費之間存在超越產品功能、經濟和實用價值的關系,比如打造情感連接,從而實現我們的差異化和獨特性。
人類用語言可以描述的感情有300多種,所有的品牌都是基于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情感建立起來的連接,從而使同質化的產品,通過不同的品牌故事,不同品牌的情感連接而產生不同。
所以,營銷2.0時代,營銷的側重點是什么?是品牌,是通過品牌來實現獨特性。
(3) 營銷3.0什么叫3.0時代?就是在一個品牌平庸化,品牌不被信任的時代,消費者該如何選擇?什么叫品牌平庸化,什么叫品牌不被信任?就是品牌創造的感情是虛假的。舉個例子,一個創始人說,我是一個美酒的熱愛者,我創造這個美酒品牌,是想分享我的熱愛給這個世界,但是實際上這我從來不喝酒。再比如,有的企業講,這個奶牛養得非常好,是聽著音樂長大的,它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但實際上蛋白質含量高是放了添加劑。
當這種故事不斷出現的時候,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發展,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多,虛假的感情,虛假的故事會分分鐘被揭穿,這個時候產生什么?品牌危機。你講的故事大家不再信了。
所以,營銷3.0的重心是要超越產品品牌,進入到公司品牌層面的價值觀共鳴。
也就是說,今天我要買一個雞蛋,不僅知道雞蛋是土雞蛋,還要知道這個雞被很好的對待,還要知道這只雞是不是有價值觀的。當然,不是雞有沒有價值觀,是這個養雞場有沒有價值觀,是不是非常“雞道“ 地對待這只雞。
當消費者選擇忠誠于某一個品牌時,他就不再局限于產品本身,而是會關注你背后的這個企業。
這個企業是按照什么樣的模式來經營的?是天天惦記著悶聲發大財,靠欺壓員工、克扣工資,占用供應商的貨款,損害環境來獲得短期的成功?還是使用了一種由使命和價值觀驅動的,關照利益相關者共同富裕的模式?只有這種模式才可以持續,消費者非常關心這個。
在《營銷革命3.0》這本書中,科特勒先生寫了一個案例,他跟蹤了100多家符合營銷3.0標準的公司。他把那些通過做好事,提供社會性價值掙到錢的公司,叫做營銷3.0的公司。他追蹤了這些公司十年,十年期間這些公司帶來的投資者回報率是多少呢?
直覺告訴我們,由于你這個公司做了太多不是那么賺錢的事,是不是投資者回報率會降低呢?不是。實際上這十年中,營銷3.0的公司給投資者的回報率是同期標普指數公司回報率的1000%,也就是10倍。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以價值觀層面的共鳴形成的顧客忠誠度,要遠遠高于靠其他手段獲得的忠誠度。顧客忠誠度的提高將會極大地提升你的企業價值,從而提升股東回報率和顧客滿意度。
(4)營銷4.0
營銷4.0時代,是什么?是深度的顧客連接,是企業把這種連接當做長期資產來經營。
過去我們都認同顧客忠誠度很重要,老顧客給你帶來的收益更高,不要做一錘子買賣,要做長期生意。這些理念我們都認同,但問題是我們根本做不到,為什么做不到?因為沒有技術平臺。
但是今天有了移動互聯網,有了各種社交媒體,有了各種所謂的私域平臺,這些平臺使我們終于可以真正地識別、了解和連接我們的顧客。之前的營銷,我們只有一個鏈路,就是獲客、銷售。
我們經歷了從1.0、2.0、3.0、4.0的一個顧客價值的“奧德賽”,現在到了5.0。
觀點 02?營銷5.0如何理解?
我們提出5.0的背景是什么?是這張2020-2030年全球營銷圖。這張圖告訴了大家一個好消息,什么好消息?我們的增長將是緩慢而堅定的。
我們會經歷波折,增長雖然緩慢,但卻是堅定的。而且你會發現,增長很大的程度上會受到技術驅動,創新技術是我們企業內生性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另外,增長還會受人口結構變化的驅動。2025年之后,我們的增長來自于科特勒先生講的“poor and rich”(富有的窮人)等細分市場),家庭結構的演進,深度老齡化帶來的新消費需求,以及Z世代。Z世代到了2025年、2030年,他們大部分就有了家庭,家庭是我們社會消費的中堅力量。Z世代年輕人是我們消費的前瞻性力量,他們會帶來風尚,帶來新概念,以及催生新品牌。年輕人的需求是新鮮的,有感召力的,但是它不穩定,來得快,去得也快。
品牌要隨著Z世代年輕人的成長而成長,他們有家庭的時候,我們要成為他們生活中的品牌,因為家庭的需求是穩定的。
一個偉大的穿越周期的品牌要學會與五代人共處,為五代人開發產品,還要保持品牌的相關性和差異性。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所以,營銷5.0的本質是什么?是我們要擁抱和使用那些“以人為本”的技術,增強我們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在顧客的“全鏈路”當中極大地提升顧客體驗,這是營銷5.0的本質。
營銷5.0沒有改變營銷的基本范式,但是它改變了我們識別、連接和經營顧客的效率和效能。營銷5.0的兩個關鍵詞:①以人為本的技術;②在顧客的旅程中創造傳播、交付和增強顧客價值。
首先,技術包括什么?包括我們大家都熟悉的AI、XR,NFT等,這些新技術加上對顧客旅程的深度的嵌入,構造了營銷5.0的基石。
今天,我們的產品與服務越來越一體化,和顧客之間形成了越來越長期的關系,這個時候體驗就變得很重要。
這張圖的橫軸是科特勒先生的5A模型,這個模型被很多企業、各大平臺廣泛采用。5A模型概述了一個消費者完整的購買閉環,它不是一個線性過程,它是一個從A1到A5再從A5(復購和推薦)到A1的完整閉環。比如你是一個消費者,你從需求被喚起,開始尋找有興趣的品牌,篩選供應鏈,到開始被種草,互動,到產生購買,到購買之后的分享和復購。這種共創行為不是結束,它帶動了新粉絲的增加和消費者再推薦的增加,它是一個完整的鏈路。營銷策略的使命就是讓我們的營銷策略,無論7P還是4P,都能夠深度嵌入到顧客的旅程中,營銷策略的目的就是幫助顧客更快、更好、更加豐富地完成他的任務。
所以,在5A環節中如何幫助顧客豐富他的體驗,完成他的任務成了營銷的核心使命。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把以人為本的技術嵌入到顧客鏈路當中,和創造力結合起來,提升我效率。
比如,在了解階段。我想買一部新車,我非常想知道什么車適合我,什么是好車的標準,怎么去購買等等,消費者需要大量的信息,需要推薦。
這時候,“決策式AI”就出現了,決策式AI的一個重要應用是智能推薦,它會根據你過去的瀏覽和購買行為,推薦你應該買這個品牌的車。這叫智能推薦或者說智能匹配。
然后你對電動車感興趣了,進入了問詢階段,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互動,是更加深度的內容,是針對你的問題和你之前的瀏覽而產生的定制化內容。接著,“生成式AI”就出現了,生成式AI中最典型的就是ChatGPT。ChatGPT能創造新的內容,幫助我們高效地做內容創作,改變了我們的內容生態。再往后,我們怎樣去維護客戶關系,讓客戶變成粉絲,擁護我們,復購和推薦。這時候元宇宙、XR、社區、私域,就變成了粉絲們、購買者們互相交流和構建關系,最大化提升使用效果的一個平臺。這張圖就告訴我們,技術,包括決策式AI、生成式AI、傳感器、機器人、元宇宙、XR、物聯網等等,是可以融入到我們顧客的購買流程中去的。這個理解起來比較容易,但是難點在于,怎么讓這個技術融入到我們的商業流程中去。
今天的技術非常多,技術本身不會自動創造價值,只有當技術被定義可以解決什么問題的時候,它才具備創造價值的前提。
技術和問題之間的鴻溝是什么?是人類的“創造力”。
為什么說ChatGPT不但不會讓營銷人、品牌人失業,反而讓我們變得更加有價值?因為這種技術,更加需要我們創造性的去理解、定義和解決問題。聰明,是你有一個好答案,但智慧,是你提出一個正確的問題。
觀點 03?營銷5.0時代的三種新模式
營銷5.0在企業當中有三種最常見的應用:
(1)增強式營銷,
(2) 場景式營銷,
(3)預見式營銷
(1) 增強式營銷
也就是我們用以人為本的技術,比如XR,各種IoT技術,增強我們的營銷效果以及豐富我們的品牌體驗。
過去一個品牌,講這個香水多么高大上,講這個鞋多么好。消費者要獲得體驗,要么去店里試穿,要么去看廣告、看短視頻。
現在有了元宇宙,NFT這些新的技術,我們就可以深度體驗它。比如星巴克就用NFT來改造它的會員體系;比如可口可樂、耐克等,他們用元宇宙,用生成式、決策式AI打造了全新的品牌社區、品牌王國和品牌體驗官。
耐克收購了RTFT(一個虛擬鞋設計的公司),收購之后,耐克的消費者可以在上面買虛擬鞋,而且你買了這個鞋之后,你還可以在線下購買這款鞋的實體產品。所以,耐克現在擁有四個品牌,耐克、喬丹、Converse,以及RTFT。RTFT就是一個平行宇宙。
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營銷創造價值的空間和塑造體驗的空間。
(2)場景式營銷
智能手機讓我們變成了場景動物,讓市場營銷變成了一個場景營銷。我們可以用傳感器向消費者推薦什么產品,比如夏日炎熱的時候應該喝什么溫度的飲料。
以美國的天氣頻道為例,如果你是天氣頻道的創業者,預報天氣,該怎么賺錢,怎么營銷呢?
大家應該能想到,靠賣天氣數據給一些對天氣很敏感的行業,比如農業、出行行業。這是第一個。
場景營銷,他們怎么做的?Weather Channel和寶潔合作,它會根據每天的濕度、日照、紫外線強度,推薦你今天適合買寶潔的哪款產品,然后從中賺錢,消費者也獲得了價值。
這種場景營銷和技術,帶給我們非常多過去實現不了的模式,很好玩。
(3) 預見式營銷
它能幫助我們基于決策式AI做智能推薦,無論是顧客管理、產品管理,還是品牌管理,都可以應用到。
舉個例子,樂事用預見式營銷,來選擇最暢銷款的薯片,讓消費者投票,根據全網數據分析哪款薯片會爆,從而進行產品決策。
總結一下,營銷5.0時代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技術,融入顧客全生命周期,全鏈路的一種營銷,我們把它叫做五鏈合一。
顧客的行為鏈路是我們最終要影響的。衡量營銷是否成功,就看我們是否影響和改變了顧客行為,是否提升了品牌的滲透率,這是終極目標。要影響顧客行為鏈,我們必須用技術、內容、營銷創意來影響顧客的心理鏈,然后是媒體投放鏈條,媒介鏈路,營銷視頻鏈路和衡量我們的效果。營銷5.0,讓我們成為一家創造卓越顧客價值的公司,成為一個服務顧客的公司,而不是賣產品的公司;讓我們成為一個創造摯愛、有愛品牌的公司。
最后,我們用科特勒先生經常說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叫做“永不停歇的顧客價值創新”。
科特勒先生講,對于任何成功的企業,他不是去適應市場,而是主動用創新去創造市場,用營銷實現顧客價值的連接。所以,創新顧客價值,不斷的自我迭代,不斷地重新創造自己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
我們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會見到很多歷史時刻,以及很多風暴。當風暴來臨的時,大多數人都會去建墻,保護自己。而真正的智者會在風暴中去造風車,利用好每次風暴,讓自己獲得成長的機會。縱觀世界200年的商業史,所有偉大品牌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們經歷了風暴,經歷了一個嚴重的市場下滑周期,才練滿了肌肉,成為了領頭羊。我們要放棄過去的“紅利思維”的投機主義而擁抱“趨勢思維”的長期主義。善待今天的這種挑戰,因為這種挑戰讓你成為一家真正偉大的企業。
一個行業的紅利來了,很多企業都能掙錢,今天我們要靠企業真正經營的能力和營銷實力去賺錢,這才是塑造偉大企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