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營銷層:打開流量入口
從 ChatGPT 發布至今已有半年之久,個人感覺目前國內所處的狀態是:討論很多,但認知不深。就以我的朋友圈舉例,大家都算互聯網十級沖浪選手了,普遍都能聊上幾句,但真正深度體驗過的同學還是少數(畢竟需要一些魔法)。認知差意味著信息差,這便使得圍繞 AI 的營銷具備很大空間。
比較淺層的營銷方式,是利用 AI 的關注度紅利,簡言之是利用 AI 的噱頭為營銷帶來更多流量。比如前一陣火上微博熱搜的飛豬 AI 廣告。以充滿童真和稚氣的畫風,展示了 AI 想象中的肯尼亞動物大遷徙、埃及金字塔、冰島藍湖溫泉等場景,畫風看上去是有些脫離現實了,但傳遞的就是「上飛豬,玩得比想象更酷」的主題。

圖:飛豬 AI 廣告
更深層一點的營銷,是利用 AI 帶來的內容紅利,即在 AI 生成廣告的基礎上,讓研發生產等環節也引入 AI。比如今年鐘薛高推出的一個低價系列產品線,從起名、包裝到口味等都是由AI參與甚至主導,產品名也是由 AI 取的,故稱為 “Sa’Saa”。

圖:鐘薛高聯合文心一言打造 AI 冰品
以上與 AI 的結合,多少有些蹭的意味,事實上人工干預的程度有多大,大家不得而知。總之就是借 AI 的熱度作為營銷的放大器,獲得用戶的更多關注,或是激發初次購買,但用戶留存及復購,還是得比拼產品力。比如鐘薛高的“Sa’Saa”,用戶可以因為 AI 制造而嘗鮮,但若是回購,一定是因為這款雪糕足夠好吃。
也有結合得更巧妙點的案例。早在 2021 年,亨氏曾聯合廣告公司發起過一個 AI 畫番茄醬的活動。無論用哪種 AI,輸入 Prompt 「Ketchup」后都會生成亨氏的番茄醬的圖片。廣告公司甚至為此做了個宣傳片,key message 便是「連 AI 都知道什么是正宗的番茄醬」。
2、產品層:縱向提升體驗
比借 AI 營銷更深度一點的,是利用 AI 做產品層的改造。其中一個方向是不改造市場,在現有市場里為用戶創造體驗差。
AI 對于產品最直接的一種改造方式,不是升級技術層,而是改變與用戶的交互方式。
以醫療行業為例,過去有一個普遍認知是,線上問診需求頻率低、毛利率低,對于許多互聯網醫療平臺而言不是個合算生意,但出于商業鏈條的完整性又不得不布局。
其實并非是用戶沒有線上問診的需求,而是線上對比線下的 VNOS?(俞軍產品公式: 產品價值 = 新體驗 - 舊體驗 - 遷移成本)太低,導致目前需求規模看起來不大。除了疫情、急診這些小眾場景外,體驗不一定有多少提升,但因無法報銷,成本會高很多。其中一個很大的成本方來自于醫生,優質醫生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但如果有個 AI 助理幫醫生快速調用用藥指南,甚至回答一些基礎問題,便可極大壓縮供給端的成本。
以下是 Twitter 上的一位網友的真實經歷。Cooper 的狗患上某種貧血癥,在得到獸醫的治療后沒有明顯改善反而惡化。在此期間絕望的主人求助了 GPT-4,分析轉錄的血液檢測結果后,提出潛在診斷結果可能是一種名為 IMHA 的貧血,在得到另一位獸醫的確認后,狗狗獲得了更針對性的治療,很快就恢復如初。

圖:Twitter 網友求助 AI 治療寵物
這個故事雖然溫馨,但也揭示了另一個問題——?醫療領域的容錯率太低,ChatGPT 診斷完往往還需要醫生的二次確認,可以相見在 AI 可顛覆的行業里,醫療相關領域怕是要排得比較靠后了。
3、產品層:橫向擴展市場
產品層的另一類機會,來自新市場的開辟。
歷數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一些成功產品,大多都利用互聯網的能力,比如更低的獲客成本,更精準的用戶觸達,為經營者打開一條新通路。
比如美團點評的出現,使得位于再怎么犄角旮旯的店鋪都可擁有客流;抖音的出現,使得再怎么非標的品類(比如玉石)都可精準找到它的目標用戶群。
利用 AI 打開新市場的思路之一是,通過成本的下降打開新市場。很多時候并非需求不存在,只是受限于成本,沒有合適的產品來滿足。
比如在法律服務領域,大多數人能想到的可能就是上法庭的官司。但普通人也是有法律服務的需求的,比如信用卡多收了一筆不知名的服務費,預定機票時因為一個隱蔽的按鈕不小心勾選了增值服務,鄰居又在非工作時間搞裝修……大部分人會選擇不了了之,并非是因為他們不想維權,而是維權付出的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咨詢費)遠大于收益。
DoNotPay 是一家利用 AI 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公司,其聊天機器人可以與用戶進行對話,理解用戶的問題,并基于其內置的法律知識庫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甚至在一些簡單情景下可直接發起訴訟。如果成功,用戶從賠付里分一部分給公司,何樂而不為。
再來一個更貼近日常的場景:聊天。無論你是 I 人還是 E 人,每個人都會有與人溝通交流的情感訴求。
Character.ai 便是一款基于 LLM 的聊天機器人網站,目前估值已達 10 億美元。不同于 ChatGPT,Character.ai 更注重人格屬性,試圖滿足社交、情感、陪伴、支持等需求。用戶可以創建不同的角色作為聊天對象,可以是公眾人物如喬布斯,可以是身邊的某個朋友,也可以是想象中的人物。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電影《Her》的場景真的會成為現實。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