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一個品牌導向的時代,依靠著宣傳等多種傳播手段維持商業營銷運行。整合營銷傳播(IMC)是使用營銷策略來優化公司品牌與利益相關者之間一致信息的傳播。本文將從品牌傳播策略的作用與具體實施為著重點,探討整合營銷傳播這一背景下品牌傳播策略應如何適應時代發展。
整合營銷傳播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后,被國內廣告主引入并轉化為實踐,不斷深化。隨著數字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數字媒體時代已然到來,這一變化態勢引發了整合營銷傳播走向更加深刻和持續的變革,廣告主需要及時洞察媒體環境的變化,重新審視自己的經營模式和營銷傳播策略,用全新的整合營銷傳播理念指引營銷傳播活動的開展,為營銷傳播活動創造更大價值。

一、集聚品牌傳播戰略
集聚戰略是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一種展業競爭基本戰略,即目標集聚戰略。該戰略是指企業設定一個單一品牌,將企業所有的資源都歸屬到這個品牌之下,并整合運用傳播工具圍繞這一品牌進行傳播的戰略。
集聚品牌下的各種產品必須要有密切的相關性,即產品的基本屬性都應該不脫離品牌的核心價值、定位主張。在舒膚佳的營銷傳播中,以“除菌”為軸心概念,訴求“有效除菌護全家”,在廣告中通過兒童玩耍踢球等場景告訴大家生活中會感染很多細菌,并用放大鏡放大潛在不可視細菌。隨后再通過“內含抗菌成分"迪保膚"”之理性訴求和實驗來證明舒膚佳可以讓你把手洗“干凈”,另外,還通過“中華醫學會驗證”增強了品牌信任度。

相比于始創于1954年的Burger King,作為美國全國連鎖快餐品牌,在創辦時間上具有顯著優勢。然而,在1968至1999年間,該品牌的廣告語由“漢堡包越大越好”,變為“美國喜歡漢堡包,我們是美國的漢堡包”,又變為“特別的漢堡包,特別的Burger King公司”、“你是不是看見Burger King店才覺得餓了?”、“這是漢堡王的城池”……31年間更換了14個廣告語,如此頻繁,在使顧客感到應接不暇之外,也側面反映出其品牌宣傳的雜亂無章,缺乏中心思想。雖使自身的漢堡銷量提升,但尚未在顧客心中建立諸如麥當勞一般穩定的品牌地位。
二、品牌互動傳播戰略取向
在合作經濟時代,越來越多的企業為尋求共生互動的發展,紛紛締結聯盟與合作,這便是品牌互動傳播,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品牌從各自利益出發,尋求同一愿景,開展品牌傳播的一種戰略思維和方式。
在當前媒體多元化,信息過剩、產品同質化的背景下,品牌互動傳播戰略可謂是廣告主參與市場競爭的一把利器,為企業主用最低成本產出最大效益做出助推。

包裝作為品牌傳播的一種工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前段時間,由椰樹集團與瑞幸咖啡聯名推出的椰云拿鐵,一經上市可謂銷售火爆。這是椰樹集團34年來的首次聯名,作為中國飲料十強企業的椰樹集團,一直以來在中國椰子資源產地精心耕耘,在34年的市場行銷中,借憑資源的優勢、雄厚的技術、優質的產品,真心的服務早已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品牌價值。當34年堅持在海南島用新鮮椰子肉鮮榨的正宗椰汁椰樹牌,邂逅高品質咖啡品牌瑞幸咖啡。兩位在飲品屆”玩轉椰子”的“大咖”,首次強強合作,將擦出怎樣的味蕾火花,這十分吸引消費者的觀望購買。

三、選擇恰當的傳播媒介,挖掘受眾的真實需求
廣告大師奧格威早在1955年便指出:“速賣、強賣的廣告形式已成為過去,廣告已更該是為了構建品牌形象而進行的長期投資。”
為了減少品牌傳播過程中的資源損耗,需要根據受眾的識別途徑,進行可控制傳播資源的分配與整合,選擇適合的傳播手段。
受品牌傳播需要考慮受眾的需求,這里的受眾不僅只是消費者,而是包含消費者在內的“目標受眾”。品牌傳播策略的制定如果能夠打動受眾,受眾就會產生有益于品牌的行為,一方面會帶動銷售,另一方面還會引發多樣的間接行為,如意見領袖對品牌進行二次傳播,潛在消費者將轉化為直接消費者。
受眾是品牌在傳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是信息傳遞的目的地。從品牌的內涵和價值來看,品牌本身就是一個以受眾為中心的概念,因此要使得品牌傳播策略奏效,必須要遵循受眾導向原則。據了解,受眾的認知規律要求有效的傳播所傳遞的訊息必須具有以下特質:包含能輕易轉化成概念,并能被分類的影像、聲音或經驗;能清楚地被辨認并分類;和人們已有的分類系統相吻合。
整合營銷傳播的核心和出發點是受眾,企業樹立品牌的一切工作都要圍繞受眾展開,必須借助信息社會的一切手段知曉什么樣的受眾在使用自己的產品,鎖定目標受眾群體,建立完整的用戶導向架構,加固自身與用戶間的牢固關系,進而提升使用者對本品牌的忠誠度。
在品牌接觸點上,運用合適的品牌傳播工具傳承品牌信息,使品牌信息傳播達到一致性,使消費者接收到的品牌信息清晰、穩定,從而形成強有力的品牌識別和品牌個性,實現品牌傳播戰略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