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預估銷售額超2000萬,方便面品牌“白象”強勢出圈;
2025年,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
洗臉巾賽道火熱,阿里超1000個品牌推出相關產品。
速食、半成品、預制菜、一次性、免洗、全自動……這些被商家創造出來的關鍵詞逐漸融入大眾生活,而它們都指向一類經濟模式——懶人經濟。
百度百科“懶人經濟”詞條寫道:
懶人經濟促進經濟發展,想讓懶人經濟真正火爆,最重要的還是要抓住消費者心理,大大增強服務的實用性能,以滿足“懶人們”“懶到底”的要求。
譬如方便面、自熱火鍋、一次性洗臉巾、掃地機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商品,讓大量品牌借勢“懶人經濟”市場背景獲得成長。
“懶人經濟”發展迅速,品牌在日常營銷過程中要注意哪些關鍵點,才能真正做到迎風而起,乘風直上?
結合不同賽道的品牌發展,我們一起看看品牌可借鑒的幾種營銷方法。
半成品、預制菜成美食賽道新寵
方便、快速、省時省力!零難度、易上手、適合新手!
食品賽道中,“方便面”因為“3分鐘速食”及低價等特點成為家庭常見食品,食材品類更加復雜豐富的“自熱火鍋”,以及簡單烹飪即食的“預制菜”逐漸成為賽道新寵。
1.方便面賽道,白象火出圈
方便面品牌“白象”近期因為一系列頗具閃光點的舉動迅速出圈!
長期聘用殘疾人為企業員工的義舉、未與315被點名的“土坑酸菜”企業合作的熱搜、多次默默捐資捐物、堅持發展純民族產業,讓白象成為大眾眼中的新國貨之光,被稱為方便面里的“鴻星爾克”。
網友合力掀起的這波新“野性消費”,讓白象工廠“壓面機冒煙”。
近一周白象銷售飛速增長,躍居品牌排行榜TOP1,官方旗艦店已顯示“全面預售”的信息。
對此,官方只能發布公告,提醒網友們要理性消費。
“為國貨驕傲”成為新消費潮流,這次的品牌出圈對白象來說是一次很好的發展契機。
食品賽道搏殺日益激烈,懶人經濟讓食品衍生出更多細分品類。
白象近幾年推出“自熱火鍋、廚藝懶人包”等新產品,跟進新消費思潮,目前的市場反饋尚不明顯,如何獲得持續關注,已成為品牌需要思考的問題。
“預制菜”“半成品菜”賽道在近幾年獲得了巨大發展,這些網紅新寵背后,順應了什么樣的營銷邏輯?
2. 預制菜領域,想象空間大
春節假期讓預制菜火得一塌糊涂,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2025年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6000億元左右。
踩上“懶人經濟”風口,預制菜賽道開始騰飛,眾多知名品牌紛紛涌入,觀察了不少品牌的發展之后,我們總結了一些共性。
(1)調研用戶群體剛需,做好產品研發
在家做不出“大菜”“硬菜”,只能到店吃大餐的觀念正在被改變。
大多數上班族工作忙,很少下廚房,這也直接導致大部分人的廚藝水平只能做出幾道簡單家常菜。
隨著冷鏈物流完善和餐飲零售趨勢的加強,預制菜賽道的發展讓“佛跳墻、羊蝎子、花膠雞”等大菜被端上了廚房小白們的餐桌上。
省時、出菜速度快、效率高,通過簡單加熱或者按照烹飪步驟制作,小白也能做出大菜,這讓用戶產生了不少成就感。
基于此,許多預制菜品牌圍繞用戶畫像,打出了自己的slogan,吸引用戶注意力。
預制菜賽道競爭也越發激烈,不少品牌從產品研發角度入手,通過覆蓋魯菜、川菜、粵菜等更多菜系、各省市名菜來擴大目標用戶群體。
與此同時,用戶越來越重視預制菜產品的口感。
據本味鮮物創始人 肖欣在36氪未來消費新餐飲線上論壇的分享:研發是預制菜至關重要的一環,要定口味、定工業化、做工業化標準的復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2)滿足用戶社交需求
受到疫情影響,家庭和朋友聚餐場景產生變化,減少在外就餐的需求推動預制菜發展。
社交場景之下,用戶對菜品賣相要求更高。
為了滿足消費者拍照發布朋友圈等社交軟件的需求,品牌方可以從菜品精致度、檔次、主配菜配料色系搭配甚至是裝盤效果建議等出發,配合相關種草視頻,讓用戶享受到高顏值菜品帶來的精神滿足感。
(3)研發不同sku產品
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預制菜套餐系列總是受到熱捧,一個預制菜套餐就能滿足用戶“湯、菜、肉、海鮮、面食”等不同種類菜品需求。
與此同時,在日常食用場景中,“一人份”的量少系列預制菜也大受消費者的喜愛,滿足用戶一頓吃完不浪費的需求。
據果集?飛瓜數據,1月份「叮叮懶人菜」一個菜品規格為“450g*3袋半成品菜”的單品預估銷量達34.7萬,預估銷售額突破2700萬,成為品牌1月份銷售額TOP1商品。
(4)擴展預制菜菜品品類
如今,熬夜現象已覆蓋各個年齡層,從枸杞菊花茶衍生而來“熬夜水,神仙水”成為新晉網紅,推動了養生茶飲品牌發展。
食療養生也逐漸成為這部分群體剛需,品牌不妨結合時令節氣,從食療養生角度,為用戶安排譬如“猴頭菇冬瓜豬肉湯”等預制菜湯品,或開展食療護膚跨界聯動推出新品,以微創新開拓新市場。
預制菜在今年的發展勢頭兇猛,抖音近期相關動作不斷。
抖音電商推出“DOU來嘗鮮 春日上新季”活動,開展 #五分鐘懶人美食挑戰 #短視頻挑戰賽,主推半成品菜類目新品。同時,巨量引擎與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達成戰略合作,將開啟全流量入口加強推廣合作。
在預制菜市場希望分得一杯羹的品牌,需要緊跟賽道最新消息。
護膚領域百家爭鳴
懶人經濟幾乎覆蓋了所有賽道,例如之前爆火的“珍視明小黃鴨洗眼液”“小白鞋清洗神器”等等產品。而“一次性、衛生、安全、便攜、體積小”等具備“懶人”特性的賣點在護膚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這兩年大火的“一次性洗臉巾”品類為例,來聊聊懶人經濟給品牌賦予的新增長機會。
一次性洗臉巾,成潔面新寵
重視個人護理和清潔成為一大趨勢,日常潔面中,洗臉巾逐漸替代了毛巾的使用。
在當前的洗臉巾市場上,細分出了側重不同賣點的產品。
(1)強化使用場景化
干凈衛生、一次性、無菌、即用即丟,滿足用戶在潮濕的衛生間環境下對潔面產品的要求;
免清洗、省時省力,減少用戶清洗毛巾的家務時間;
方便、易攜帶,滿足差旅及親朋好友到家做客的洗漱需求。
從適用于嬰幼兒擦拭的棉柔巾到不同年齡層用戶日常的使用,洗臉巾在近幾年爆發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日化最前線”數據,目前在阿里平臺有超過1000個品牌推出了洗臉巾產品。
(2)細分產品賣點
“這款洗臉巾超好用,珍珠紋紋理,清潔性強,厚實、吸水性好”,在某個直播間,主播正在介紹一款網紅洗臉巾。
洗臉巾從面料、功能等角度細分出眾多產品,按照面料紋路,細分出平紋、網紋、珍珠紋等系列;按功能細分出卸妝、日常清潔等屬性。
洗臉巾功能相近,也導致產品之間的差異化不強,產品缺少主打的特色,直接影響用戶忠誠度。
“如果有性價比更高的可替代新品,會嘗試新產品”成為不少洗臉巾用戶的購買心理。
在當前的洗臉巾市場中,大部分品牌的發力點是細分產品的sku,為用戶提供壓縮式、抽取式、卷裝,以匹配差旅,居家等場景需求,或者從材質研發入手,為用戶提供可降解的環保產品。
想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獲得用戶的注意力,為產品制造“記憶點”成為洗臉巾品牌至關重要的一個品宣落腳點。
總結:
得益于懶人經濟,各個賽道又迎來新增長爆發點,對于品牌而言,如何抓住紅利要看是否能讀懂用戶的心理。
1.不論想追上哪一波風口,產品品質和企業價值觀都是品牌發展基石;
2.消費升級速度加快,雖然“一次性”是懶人賽道產品特性,但不代表用戶放棄產品體驗感,品牌需要重視從品質感、多樣性、時尚、性價比等角度豐富產品體系;
3.重視消費者的精神滿足感和社交需求,讓“懶人們”“懶“”得開心,“懶”出精致,“懶”出分享欲。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網絡,原文出處: ,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